行业资讯 物流 资讯详情
中欧班列“中吉乌“多式联运重塑中亚物流新格局
 物流 2025-05-22 11:01:01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一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从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启程,标志着"中吉乌"铁公多式联运线路正式开通。这条贯通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的新通道,不仅填补了南向运输网络空白,更以创新模式为区域物流体系注入新动能。通过融合铁路干线与公路支线的高效衔接,该线路成功突破中亚地区基础设施限制,为国际货运市场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一、创新多式联运模式 织密中亚物流网络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物流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地理条件和基建短板长期制约着中亚地区的物流效率。此次开通的"中吉乌"线路创造性采用铁路与公路协同运输:货物从郑州经铁路直达新疆喀什后,通过公路完成跨境段运输直至塔什干。这种"铁转公"接力模式将全程时效缩短15%,较传统单一公路运输节省30%成本。数据显示,该通道可辐射中亚五国及波斯湾地区,预计年货运量将达20万吨以上,为区域经济搭建起全天候、大容量的物流动脉。

  二、降本增效注入活力 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对进出口企业而言,运输成本一直是影响盈利的关键变量。新线路通过优化路径规划和资源整合,在保持货物完好率的同时,成功将综合运费降至每标箱800美元左右。某电子产品出口商测算显示,年货运量120TEU的企业可节省物流开支近45万美元。这种成本优势不仅推动河南本地制造企业加速布局中亚市场,更吸引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外贸商选择郑州作为集散中心,形成"通道经济"与"枢纽经济"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三、畅通内外双循环 深化区域经济合作

  该线路的战略价值远超运输范畴。在国内维度,郑州由此成为衔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带动周边地区物流园区建设及仓储分拨业务增长;在国际层面,则通过"一单制""全程提货单"等制度创新,使中国标准的多式联运服务延伸至中亚腹地。据运营方测算,通道常态化运行后将拉动沿线国家贸易额年均提升12%,进一步激活纺织、农业加工等互补型产业合作。

  作为2025年全球物流网络优化的标志性事件,"中吉乌"线路的成功实践印证了多式联运在区域经济协同中的核心作用。它不仅打破了传统运输模式的空间限制,更通过成本重构释放市场活力,为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提供了可复制样本。随着通道网络持续扩展与服务标准不断完善,这条新丝路必将成为推动亚欧大陆互联互通的重要引擎。

热门推荐

物流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