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球对低碳经济的追求促使物流行业加速绿色化转型,这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正推动物流绿色技术的革新,为物流绿色化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基于2012-2023年中国30个省份(含直辖市)的数据,本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低碳经济发展和绿色物流水平,并对低碳经济发展对绿色物流水平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探讨了市场一体化和绿色技术创新在影响过程中的传导作用机制,以及不同地区的影响差异。
《2025-2030年中国绿色物流农产品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低碳经济与绿色物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低碳经济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技术改造、产业升级等方式降低企业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而绿色物流则是物流活动的低碳化发展形式。低碳经济为绿色物流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如政策支持、技术创新等,推动绿色物流在运输、仓储、包装等环节采用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减少碳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低碳经济对绿色物流的影响主要通过市场一体化和绿色技术创新两个渠道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场需求的转变,促进市场一体化进程,增强政策支持力度,为绿色物流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市场一体化能够扩大市场规模,增加竞争强度,促使企业不断创新和优化运营模式。同时,低碳经济的政策导向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外部激励,推动新能源运输工具、智能化物流管理系统等环保高新技术在物流领域的研发和应用,变革了物流行业的生产方式,减少了物流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提高了物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推动了绿色物流的快速发展。
低碳经济对绿色物流的影响在不同地区表现出差异性。东部和南方地区由于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等优势,低碳经济对绿色物流的驱动作用更为显著。这些地区在低碳经济理念的驱动下,能够率先应用先进的绿色物流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中部地区市场发展快速,有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地缘优势,对绿色物流需求渐增,促使物流服务模式不断优化,以提升运输效率,减少能源消耗。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技术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略显不足,但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持续支持和投入,未来其绿色物流发展水平有望逐步改善。
绿色物流行业影响分析提到通过对2012-2023年中国30个省份(含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显著促进了绿色物流水平的提升,成为物流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具体而言,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推动绿色物流发展,这一结论在不同地区均成立。此外,低碳经济对绿色物流的驱动作用可以通过促进市场一体化和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实现。市场一体化和绿色技术创新在低碳经济推动绿色物流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低碳经济对绿色物流的影响在不同地区表现出差异性,在东部、南方地区、高城镇化水平及高物流集聚水平地区,其驱动作用更为显著。
五、结论与建议
低碳经济是提升绿色物流水平的重要驱动力,发展低碳经济对物流行业的绿色转型有较强的带动作用。低碳经济对绿色物流水平的提升作用可以通过促进市场一体化和绿色技术创新两个渠道实现。对于东部和南方地区,低碳经济对绿色物流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其次为中部和西部;低碳经济对高城镇化水平及高物流集聚水平地区绿色物流发展的驱动作用更强。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推动市场一体化,促进物流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提升绿色物流核心竞争力;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绿色物流发展策略。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加速物流业绿色化转型,培育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