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国际原油市场在地缘政治紧张和供需政策分歧的双重夹击下持续震荡。尽管周二油价波动幅度收窄,但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的潜在军事行动威胁、OPEC+成员国哈萨克斯坦超产行为以及俄罗斯扩大对华石油供应等事件,正不断重塑市场预期。多重不确定性下,原油价格在地缘风险溢价与基本面疲软间反复拉锯,投资者需警惕短期波动加剧的风险。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油价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指出,5月20日早盘,美国情报部门披露以色列可能对伊朗核设施采取军事行动的消息引发市场恐慌,国际油价瞬间跳涨3%。这一突发事件与此前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美伊核谈判难有结果”的强硬表态形成呼应,加剧了中东局势的紧张预期。尽管伊朗外长强调铀浓缩问题不可谈判,但华尔街量化交易系统仍对地缘冲突敏感响应,推动油价短线飙升后回吐部分涨幅。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事件凸显市场对供应中断风险的高度警惕——一旦伊朗核设施遭袭,全球原油日均产能可能减少至少100万桶,叠加俄罗斯计划将对华石油年出口量提升250万吨的潜在增供,地缘溢价与供需博弈将进一步复杂化。
OPEC+内部正面临关键挑战:哈萨克斯坦无视减产协议,本月至今原油产量逆势增长2%,达到186万桶/日,远超配额要求。该国最大油田田吉兹的产能已接近极限(93.2万桶/日),但其仍拒绝削减计划,导致OPEC+不得不通过加速增产惩罚违规者。
沙特经济部长近期表态释放战略转向信号——“随时准备应对多种油价情景”,暗示该国更倾向争夺市场份额而非维持高价。这一立场与哈萨克斯坦的超产行为形成合力,可能削弱OPEC+整体减产效力。分析机构预测,哈萨克斯坦年内产量将稳定在180万桶/日左右,因国际资本控制的核心油田缺乏灵活调整空间。
当前原油市场处于“多空临界点”:若中东局势失控(如伊朗设施遭袭),油价可能突破70美元/桶;但若供应过剩压力主导,技术性回调风险将上升。投资者需关注以下关键节点:
1. 6月OPEC+会议:减产政策调整或引发新一轮价格波动;
2. 美伊谈判进展:哈梅内伊的强硬立场与阿曼提议的下轮会谈时间表形成矛盾信号;
3. 俄罗斯对华增供细节:需等待俄方通过哈萨克斯坦管道扩容的具体方案。
总结
原油市场正经历地缘政治、政策博弈和供需失衡的三重考验。短期内,以色列与伊朗的冲突风险可能推升油价,但OPEC+内部分歧及全球库存高位将限制涨幅。投资者需密切关注中东局势发展和OPEC+6月会议动向,在不确定性加剧背景下,建议采取区间操作策略并设置严格止损。未来1-2周或成为市场方向选择的关键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