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国内啤酒行业在消费升级浪潮中持续推进高端化布局,但这一路径正面临市场环境的深刻变化。作为嘉士伯集团在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重庆啤酒2024年财报中“高端化”战略关键词的消失引发关注,其营收与利润增速放缓、产品结构转型压力凸显等问题浮出水面。与此同时,渠道端关于国际品牌搭售争议的发酵,进一步折射出企业面临的战略调整挑战。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啤酒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重庆啤酒2024年实现营收约146.45亿元,同比微降1.15%;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超7%,即使剔除嘉威啤酒诉讼影响,经营压力仍显著。这一表现与此前三年的高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其高档产品(现定义为8元及以上)收入占比虽达六成,但2024年销售收入同比下滑2.97%;主流产品(48元)收入亦下降1.02%,仅大众产品(4元以下)逆势增长15.56%。
消费趋势的转变是关键变量:市场对“质价比”的敏感度提升,高端化对利润的拉动效应减弱。这一现象在2025年一季度数据中持续显现——高档产品收入增速仅为1.21%,主流产品增长1.99%,经济类产品以6.09%的增长率成为唯一亮点。
经销商层面的反馈揭示出更深层问题:部分二级经销商被迫接受国际品牌(如“1664”白啤、夏日纷草莓西打酒)的强行搭售,而这些产品更适合夜场场景,却需通过餐饮渠道销售。一位长期合作经销商指出,因渠道适配性不足导致滞销,叠加人力与租金成本上涨,盈利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重庆啤酒回应称“不存在强行搭售”,但渠道矛盾已非偶然现象。数据显示,20162022年企业净利润增速从375%骤降至个位数,营收增长也同步放缓至7%,预示高端化战略的天花板效应早有端倪。
为应对市场变化,重庆啤酒主动调低高档产品门槛(2023年起由10元降至8元及以上),但此举未能扭转增速颓势。2023年高档收入增长5.18%,低于主流产品5.64%和经济类产品10.6%的增幅。
新策略聚焦多元化升级路径:企业转向非现饮渠道(如即时零售、外卖场景)与罐化率提升,乌苏啤酒推出500ml天山原酿(价格低于红乌苏),并加强与美团、肯德基等平台合作。2024年罐化率从22.5%升至26%,1664拉罐产品增速超40%,显示渠道适配策略初见成效。
在啤酒业务承压背景下,重庆啤酒加速拓展新品类以分散风险。继推出大理苍洱汽水后,2025年又上市天山鲜果庄园橙味汽水,在新疆、重庆等地试水市场。这些举措试图通过多元化产品组合覆盖不同消费层级需求,并借助差异化定位应对“价格降级”趋势。
总结:高端化转型需回归场景与价值平衡
从财报数据到渠道反馈,重庆啤酒正经历一场由外部环境变化引发的战略重构。高端化的本质并非单纯提价或品牌升级,而在于如何在理性消费时代精准匹配产品、价格与场景需求。通过非现饮渠道扩张、罐装产品创新及多品类布局,企业正在探索一条兼顾“高端”与大众市场的平衡路径。未来,能否将短期调整转化为长期增长动能,取决于其对市场趋势的持续洞察与灵活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