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商贸 资讯详情
上海创新消费进口模式 助推国际品牌加速落地
 消费品 2025-05-16 18:00:43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综述:制度突破释放消费潜能

  作为全国最大的进口消费品口岸与首发经济核心区,上海正通过检验便利化改革重塑全球商品进入中国的路径。通过“白名单+差异化合格评定”等首创性措施,上海将通关效率提升与市场活力激发相结合,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推动国际品牌加速布局中国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口岸进口消费品达50余万批,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凸显其在全球消费网络中的枢纽地位。

  一、检验便利化升级:单票通关效率提升超80%

  上海海关联合商务部门推出的“白名单+差异化合格评定”模式,直击首发经济核心痛点。新措施将适用范围从单一商品扩展至服装、玩具、餐具等全品类进口消费品,并针对不同场景建立阶梯式验放机制:

  首展首秀展品(不进入流通领域)及20件以下小批量新品可凭企业合格保证快速放行;

  20件以上批量首发商品,若持有权威实验室检测报告则无需重复检验。

  这一改革预计为进口餐具等长周期产品节省通关时间达2周,并使单票货物平均通关效率提升80%以上。通过减少流程摩擦,国际品牌得以同步全球新品上市节奏,中国消费者将更早体验到首发商品。

  二、“首发上海”生态体系构建五维发展新范式

  上海市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持续升级支持政策,形成覆盖“场景网络产业融合资源”的“点线链面圈”生态系统。2024年推出的3.0版政策新增3项措施与7项延续机制,重点强化首发进口新品的通关便利化。自去年以来,上海已吸引全球及亚洲首店7家、全国首店41家,占同期新增首店总量的16%。

  白名单联动机制是体系中的关键一环,目前已有14家跨国企业20个品牌申请纳入,涵盖两万多款全球/区域首发新品。该机制通过精准监管与高效服务结合,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同时,为高潜力商品开辟绿色通道。

  三、数据印证改革成效:消费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政策红利的直接体现是进口规模的增长与企业成本的降低。2024年一季度,上海口岸服装、玩具等消费品进口货值突破50亿元;预计全年同类产品通关量将达50余万批,较去年显著增长。某国际品牌负责人表示,新流程使新品上市周期缩短近半,运营成本下降超30%,研发成果商业化效率大幅提升。

  对于企业而言,上海的便利化措施不仅加速了商品流通,更强化了其作为亚太首发首选地的地位。通过“制度型开放”构建的进口通道,国际品牌得以将中国市场需求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布局。

  总结:改革红利重塑消费版图

  上海以检验便利化为突破口,联动政策创新与市场响应,在提升通关效率的同时激活了首发经济全链条活力。从数据看,其口岸规模优势与制度竞争力正形成叠加效应,既推动国际品牌加速进入中国市场,也为国内消费者带来更多“全球同频”的消费体验。未来,随着生态体系的不断完善,上海有望持续引领中国进口消费品市场高质量发展。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消费品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