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群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日正式发布《保险机构适老服务规范》,这一行业标准的出台为保险机构服务银发人群提供了系统性指导框架。通过建立统一的服务准则,不仅推动行业提升适老化服务水平,更让老年人享受更加贴心、高效的保障支持。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服务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规范》明确要求保险机构加大适老化产品研发力度,重点关注高龄老人、慢性病患者及特殊老年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具体包括研究提高投保年龄上限,科学放宽健康告知条件,开发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医疗保险和长期护理险种。特别强调对7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失能失智人群及生活困难老年人群提供合理保障,并通过费率厘定优化实现精准服务。
规范从柜面、互联网、电话等全渠道入手,要求保险机构完善适老服务场景设计。例如,在线下网点增设无障碍设施与专属服务窗口;在线上平台需提供大字体界面、语音交互功能及一键人工客服入口。同时明确各环节服务标准:销售过程中应简化投保流程,避免强制交易;理赔环节则需压缩处理时效,杜绝因材料重复提交导致的流程拖延现象。
为保障老年客户合法权益,《规范》严禁机构在业务办理中随意增设额外材料要求,并明确“一次性告知”原则以减少往返负担。此外还提出建立适老服务监督评价体系,定期收集客户反馈并纳入内部考核指标。数据显示,当前已有部分保险企业通过智能客服、上门服务等创新形式,在投诉率和满意度上取得显著改善成效。
此次《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保险业适老服务从自发探索转向系统化推进阶段。未来随着标准落地实施,预计更多机构将结合自身资源开发特色服务项目,形成覆盖预防、保障到健康管理的完整生态链。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表示将持续优化行业标准化体系,并通过培训推广推动全行业服务质效提升。
总结: 《保险机构适老服务规范》的出台填补了国内老年金融保障领域的重要空白,既体现了保险业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也为其他金融机构开展适老化改造提供了可借鉴范本。通过产品创新、流程优化与权益保护三重发力,我国银发群体将获得更公平、更温暖的风险管理支持,进一步释放老龄化社会下的市场潜力与人文关怀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