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我国快递业务量持续攀升,2024年第一季度累计完成451.4亿件,同比增长21.6%。其中西部地区业务量占比提升0.6个百分点,“不包邮”现象显著缓解。通过集运模式创新、大件服务拓展和网络下沉布局,内蒙古、西藏、新疆等区域物流服务效能实现突破性提升,形成覆盖城乡的现代寄递体系,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服务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针对西部地广人稀的特点,物流企业构建跨区域中转仓网络。在西安、沈阳等地设立枢纽中心后,内蒙古快递运输成本降低近半,单日处理量突破70万件。极兔速递采用“集中分拨+直发”模式,将通辽、赤峰等偏远地区时效缩短至24小时内送达。数据显示,2023年内蒙古农村地区快递业务量达2.17亿件,同比增长57%,投递量突破11.31亿件,物流网络覆盖率显著提升。
电商平台加速推进大件商品包邮覆盖,新疆消费者网购选择大幅扩展。淘宝平台将家具家电纳入补贴范畴后,相关品类商品数同比增长71%。2024年新疆进港快件日均增长近百万件,收投比从3.05:1优化至2.54:1,物流成本下降5%。目前8025个村级服务站点实现近九成行政村覆盖,冷链物流体系的完善正在推动生鲜等高附加值商品进入“零运费”时代。
通过“自营+合作”的末端布局策略,西藏地区建成4641个村级邮政网点和811个快递站点。京东物流在阿里地区开通直达线路后,配送时效压缩至34天,偏远县城日均单量增长超200%。截至2023年,内蒙古已形成由24处盟市级园区、35处旗县级园区组成的骨干网络,连接起427个分拨中心。西藏快递投递量同比增长25.7%,增速领跑全国,印证了服务下沉对区域消费的拉动效应。
西部物流服务体系正经历结构性变革,集运模式创新、服务品类拓展和网络深度覆盖形成协同效应。从内蒙古牧区到帕米尔高原,从田间地头到居民社区,高效便捷的寄递网络不仅解决了“不包邮”痛点,更成为激活区域消费潜力的关键引擎。随着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和技术应用深化,“西邮记”的新篇章将持续书写,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