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其他 资讯详情
服务国家战略稳定市场预期 期货市场成为高质量发展重要支点
 服务 2025-05-14 00:33:42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中国期货市场通过完善价格发现功能、强化风险管理能力,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中展现出独特价值。从助力乡村振兴到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期货工具正成为中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核心抓手。

  一、应对全球变局:期货市场成稳定预期关键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服务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面对国际经贸环境的剧烈波动,中国期货市场通过制度创新与产品供给优化,有效对冲了价格风险传导。统计显示,在美国发起"对等关税"后,国内期货市场展现出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成熟的应对能力。监管机构沉着制定规则体系,市场主体理性运用衍生工具,形成了"以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稳健格局。当前我国已形成覆盖农产品、能源、金属等主要领域的期货品种矩阵,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了超过985亿元的风险管理服务规模。

  二、深耕实体经济:乡村振兴中的金融赋能

  期货市场在服务国家战略层面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2月底,135家期货经营机构累计与1089个乡村建立结对帮扶,通过"订单收购+期货"模式锁定农产品价格风险,涉及订单金额达36.12亿元,惠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91个。在消费端创新方面,行业协助销售特色产品超9.74亿元,并助力搭建电商销售平台685个。这种"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既保障了农户收益稳定性,也构建起农产品产业链的价格安全网。

  三、制度创新深化:多层次开放体系加速成型

  近期密集出台的政策组合拳彰显期货市场战略地位提升。中央文件明确将期货市场作为价格治理改革重点,要求完善重要商品期现市场联动机制;自贸区建设方案提出扩大境内特定品种范围,探索结算价授权等多元化开放路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则通过金融政策包强化期货定价功能。证监会最新表态显示,未来将加快推动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国内期货交易,支持交易所间结算价合作,这标志着中国正从"贸易定价跟随者"向"规则制定参与者"转型。

  四、双循环新格局:构建全球资源配置枢纽

  当前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加速,上海原油期货已成为亚洲交易最活跃的品种之一。政策设计既注重境内境外联通(如LNG期货上市计划),又强化数字技术应用(推动机构数字化转型)。这种内外联动发展策略,正在形成"中国价格、全球交易"的新格局。截至2024年4月,行业已为实体企业提供场外期权等专业服务3282项,风险管理工具覆盖产业链关键节点。

  总结:

  从田间地头的乡村振兴实践到国际市场的规则博弈,期货市场正通过完善的价格发现机制和灵活的风险管理手段,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制度创新与开放步伐同步推进,一个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现代期货体系正在形成,这不仅为实体经济发展筑牢"稳定器",更在重构全球经济治理格局中彰显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服务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