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作为兼具口感与营养的特色水果,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柚子产业呈现规模化发展趋势,截至当前,全国柚子种植面积与产量持续攀升,其中广东省梅州市作为核心产区,其产业发展现状与技术革新路径对全国柚子种植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梅州凭借独特的自然条件与政策支持,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沙田柚生产基地,但其在施肥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仍面临挑战,探索科学种植模式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
梅州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地带,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为柚子生长提供了优越条件。境内分布韩江、琴江、丰良河等河流,水资源丰富且地热条件良好,为柚子种植创造了理想的生态环境。作为 “金柚之乡”,梅州沙田柚自广西引进后,经过多年培育,形成了果型大、果肉清甜、耐储存的独特品质,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际市场。
目前,梅州柚类种植面积达413平方千米,产量93万吨,总产值35亿元,种植面积占广东省的90%、全国的1/5,是全国第二、广东最大的柚子产区。《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柚子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在政策支持下,当地建成 1 个国家级、3 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及 1 个国家级产业集群,累计获得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 4.27 亿元,撬动社会资金超 10 亿元。产业规划覆盖 8 个县(区)约 15000 平方千米范围,计划到2025年实现种植面积100万亩(约 666.67 平方千米)、产量100万吨、产值100亿元以上的 “三个 100” 目标。
梅州发展柚子种植业的优势显著。自然环境方面,山地丘陵地貌与临近海洋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夏长冬短、光照充足、降水充沛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约 21℃,无霜期超 300 天,10 月昼夜温差达 10℃左右,有利于柚子上色和糖化,满足其全生长周期的气候需求。交通条件上,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完善,保障了柚子鲜果的快速流通与远距离销售。政策层面,当地政府将柚子产业列为农业发展重点,制定标准化生产规范,并成立行业协会引导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施肥管理是影响柚子产量与品质的核心环节,梅州柚子栽培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体现在施肥技术层面。一方面,化肥使用缺乏科学性,多数种植户未对土壤养分进行检测分析,仅凭经验选择肥料种类与用量,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影响柚子生长。例如,开花期过量施用氮肥易造成有花无果,果实成熟期使用高氮肥料可能引发落果,不仅降低产量,还会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施肥方式上,随意播撒现象普遍,相比灌溉施肥、穴位施肥等高效方式,肥料利用率低,成本增加且易造成资源浪费。
另一方面,施肥管理缺乏专业化指导。小规模种植户在肥料选择、施肥时期把控上存在盲目性,依赖短期见效的特效化肥,忽视柚子全生长周期的养分需求。市场流通的复合肥通常仅含 3 种左右营养元素,无法满足柚子生长所需的 13 种养分,导致施肥效果受限,难以实现高产优质目标。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梅州柚子的品质提升,也影响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施肥管理中的问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与周期施肥技术成为梅州柚子产业升级的关键手段。测土配方施肥以土壤测试和田间试验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系统分析土壤养分数据,结合柚子生长需求制定个性化施肥方案。该技术涵盖测土、配方、配肥、供应、施肥等环节,通过动态监测土壤元素变化,优化肥料种类与用量,选择对环境友好的方案,实现绿色可持续种植。同时,自动化施肥技术借助无人机、喷洒机等设备,精准控制施肥密度与用量,降低人工成本,提升施肥均匀性与效率。
周期施肥技术则根据柚子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动态调整施肥策略。幼年期以促进营养生长为主,采用少量多次施肥方式,以氮肥为主,搭配磷钾肥,助力树体健壮生长,为早结果奠定基础。3 月幼树发芽前半个月,施氮肥并配施磷钾肥,促进新梢抽发;7 月果实膨大期,继续以氮肥为主,补充磷钾肥;11 月上旬,补充养分以保障树势,助力越冬与次年生长。开花前补硼促进生长,壮果期增加多元养分供应,成熟期以磷钾肥为主促进转色提质,采果后施农家有机肥恢复树势。此外,保果肥、壮果促梢肥、采果肥等不同阶段的施肥管理,结合土壤施肥与根外追肥模式,形成了完整的周期施肥体系。
除施肥技术革新外,梅州柚子产业还需优化品种结构,控制蜜柚种植规模,推进沙田柚提纯复壮,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延伸产业链条,以柚子、柚皮、柚花为原料开发深加工产品,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总结来看,梅州柚子种植业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与政策支持,已成为区域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在施肥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仍需突破。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与周期施肥技术,实现科学精准施肥,结合品种优化、产业链延伸和品牌建设,梅州柚子产业有望在 2025 年达成 “三个 100” 目标,为全国柚子种植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 “梅州模式”。未来,需持续强化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推动柚子产业向绿色化、标准化、现代化迈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