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根据最新市场监测数据,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指数呈现小幅震荡态势。截至5月14日14时,"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报115.15点,较前一日微降0.15%,其中"菜篮子"产品价格指数同步回落至115.49点。主要农副产品价格涨跌互现,肉类与禽类产品价格普遍小幅上扬,而蔬菜、水果及部分水产品则呈现不同幅度的下行趋势。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农产品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猪肉批发均价维持在20.90元/公斤,环比微增0.4%延续近期企稳态势;牛肉价格回调至63.24元/公斤,降幅为0.3%,羊肉则逆势上涨0.4%达59.96元/公斤。禽类市场表现亮眼,白条鸡价格上涨2.3%突破17.32元/公斤,显示消费端对优质蛋白的需求持续释放。
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综合均价降至4.27元/公斤,环比下降0.5%,其中洋白菜和青椒等品种跌幅超过2%。6类主要水果平均批发价为7.84元/公斤,较前日下跌1.4%,西瓜与巨峰葡萄价格降幅居前,分别回落至2.8%和2.4%,表明夏季时令鲜果集中上市对市场形成有效调节。
淡水鱼类中鲫鱼价格上涨0.8%至20.88元/公斤,白鲢鱼同步微涨0.4%,而鲤鱼与大带鱼则分别出现0.3%和1.4%的跌幅。这种分化现象反映出不同品类在养殖周期、运输成本及消费需求上的差异性影响。
从监测数据可见,当前农产品市场正通过价格信号引导资源配置:供应充足的蔬菜水果价格回调释放消费空间,而肉类禽类的价格支撑则反映供需紧平衡状态。这种动态调整既保障了基本民生需求的平稳满足,也为生产端提供了明确的市场导向。
总结来看,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同时,各品类价格呈现差异化走势。随着夏季供应旺季的到来,预计蔬菜水果价格仍有进一步下行空间,而肉类等刚需产品将维持窄幅震荡格局。这种结构性变化既体现了市场调节机制的有效性,也为后续生产布局和消费引导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