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5月11日,上海长兴岛见证了中国绿色航运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制1600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顺利完成900吨绿色甲醇燃料加注作业。此次作业不仅填补了国内大型甲醇动力船舶燃料补给的技术空白,更标志着中国在低碳航运装备研发与清洁能源应用领域迈入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甲醇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作为国内首艘采用甲醇双燃料系统的超大型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凭借其16136标箱的载箱量和366米的总长,成为全球绿色航运技术的标杆。该船舶创新应用通过可再生能源制氢与二氧化碳合成技术生产的绿色甲醇燃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趋近于零,颗粒物(PM)排放较传统燃料降低90%以上,完美契合国际海事组织(IMO)2030年航运减排目标。其环保效益不仅体现在低碳排放上,更通过减少有害气体释放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责任的平衡。
甲醇燃料虽具有显著环保优势,但因其易燃易爆且有毒的特性,本次加注作业面临多重挑战。为保障900吨绿色甲醇的安全运输与加注,相关部门创新采用"车船联运"模式,通过8个航次、40车次的精密调度,在5天内完成燃料运输及加注全流程。全程严格实施三重安全管控:首先核查运输车辆绑扎系固状态和消防设施;其次利用电子巡航系统实时监控车渡船航行轨迹;最后在加注作业期间部署海事巡逻艇实施水域警戒,确保作业环境绝对隔离。
此次成功实践为长兴岛海洋装备制造基地构建低碳船舶产业链注入强劲动力。崇明海事局通过建立新型燃料船舶监管机制,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优化服务流程,为后续同类船舶清洁能源加注积累了宝贵经验。随着全球航运业加速向绿色转型,我国在甲醇燃料研发、储运及应用领域的技术突破,将持续推动船舶制造与港口服务的低碳化升级。
此次作业不仅验证了中国在大型甲醇动力船舶建造和燃料补给方面的综合实力,更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方案。未来,随着更多绿色船舶投入运营,我国航运业将在清洁能源领域持续领跑,为全球航运低碳转型贡献东方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