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英国与美国达成的贸易协议引发行业震动。根据协议内容,美国乙醇将享受免关税进入英国市场待遇,此举被本土生产商视为"生存威胁"。这一涉及数十亿美元商品互惠安排的框架下,14亿升乙醇关税豁免条款尤为敏感,可能对欧洲市场产生连锁反应。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乙醇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英美双方周四签署的贸易协定中包含多项关键条款:美国撤销对英国钢铁和汽车加征的关税,作为交换英国承诺扩大航空器采购及农产品准入。值得注意的是,协议特别规定免除14亿升美国乙醇进口关税(原税率为19%)。尽管美方此前已占据英国30%以上的乙醇市场份额(20232024年度出口量达2.27亿加仑),但行业组织警告称取消关税后,价格优势将使本土企业难以抗衡。
某行业机构指出,英国生物燃料生产商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美国乙醇凭借规模化生产与政策补贴,在国际市场上已形成强大竞争力。协议实施后,预计将进一步压低市场价格,威胁Vivergo和Ensus等本土企业的持续运营能力。有企业负责人表示,突如其来的关税调整让东北部地区数千名员工、供应商及农民陷入焦虑,现有工厂可能面临停产风险,直接危及150个就业岗位。
该协议的负面效应已延伸至上下游产业。某农产品加工企业强调,乙醇生产所需原料采购将直接影响本土玉米种植户收入,其副产品动物饲料市场也面临价格波动压力。能源行业分析显示,美国生产商可借助国内税收优惠获得成本优势,在英国市场实现低于本地供应商20%30%的定价能力。这种扭曲的竞争环境或将导致整个欧洲生物燃料产业格局重构。
英国内阁官员表示已与受影响企业建立定期对话机制,但具体解决方案尚未明确。尽管协议包含简化通关流程等便利化措施,却未设置保护本土产业的缓冲条款。行业观察者担忧,在能源转型关键期取消关税壁垒,可能削弱英国在低碳燃料领域的自主生产能力。随着美国乙醇持续涌入市场,未来12个月内或将见证数家生物燃料工厂关闭,引发更广泛经济连锁反应。
该协议折射出国际贸易谈判中产业保护与开放的深刻矛盾。当政策调整速度超过行业适应能力时,看似双赢的贸易协定可能演变为特定领域的生存危机。在缺乏配套支持措施的情况下,英国乙醇生产商能否在全球化竞争中站稳脚跟,仍需观察后续政策动向与发展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