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作为重要的农作物,在农业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同地区的红薯产业凭借自身特色,为区域发展注入活力。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红姑娘红薯产业,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存在,其发展状况不仅关乎当地农户的收益,还对试验区的特色农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2010 年,广西东兴与云南瑞丽、内蒙古满洲里被设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该试验区范围涵盖广西防城港市所辖的东兴市、港口区、防城区的部分乡镇,陆地面积达一定规模。东兴试验区地理位置优越,特色产业众多,红姑娘红薯产业便是其中的重要支柱。
东兴红姑娘红薯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广西十万大山南麓的近海沿边、海陆季风气候交汇地带,这里阳光和雨量充足,气候温和湿润,使得红薯品质极佳,肉嫩香甜可口,深受食客喜爱。它先后获得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广西名牌产品称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等多项荣誉,在 2014 - 2015 年,还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成为东兴市首个国家级农产品绿色食品。
《2025-2030年中国红薯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指出,在产业发展进程中,当地政府积极作为。防城港市和东兴市农业局为打造红姑娘红薯产业,建立了红薯育苗培育基地,扶持培育红薯种植加工销售的龙头企业。东兴市河洲村成立了红姑娘红薯产销协会,采用农户 + 基地 + 公司的模式,开展从鲜生到深加工的一体化服务,将红薯制成红薯粉丝、红薯果干、红薯酒等系列加工产品。通过参加各种展销会等推广活动,红薯的知名度和销售量大幅提升。如今,红姑娘红薯每年主要栽种秋薯和冬薯两季,集中在特定月份收获,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山东、香港、台湾以及日本、越南等地,逐渐成为东兴市乃至防城港市的一大特色农业产业。
尽管东兴红姑娘红薯产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问题。从种植环节来看,农户种植红薯的收益相对较低。在东兴市河洲村等地,多数种植散户田地面积小、不成规模,一年种植红薯的收益远低于外出打工或创业的收入,导致农户种植热情不高。而且红薯市场价格不稳定,种植户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这进一步影响了总体的产量和质量。
在品牌建设方面,虽然东兴红姑娘红薯获得了地理标志认证保护,但多数种植户对地理标志的重视程度不足,未能充分利用其特性进行种植和销售。市场上红薯缺乏固定品牌,产品结构单一,难以提升产业竞争力。
红薯加工环节同样存在不足。专业加工红薯淀粉的企业数量有限,且规模较小,无法满足产业长期发展需求。红薯加工产品品类不够丰富,除了现有的加工产品外,还有很大的深加工潜力有待挖掘。
销售渠道方面的问题也较为突出。红薯大部分销往外地的加工企业,销售渠道狭窄且不规范。由于缺乏正规的销售平台和有效的宣传,市场上常出现季节性缺货,消费者也很难购买到正宗的红姑娘红薯,这严重影响了红薯的声誉和销量。
为推动东兴红姑娘红薯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首先,要加大对种植户的扶持力度。相关部门应在政策、农资等方面给予种植户更多补贴,降低种植成本、销售成本和物流成本,提高种植户的收益,增强他们的种植信心,保障红薯的产量和质量,促进特色农业的长远发展。
其次,要加强销售渠道建设与宣传。合理规划销售渠道,针对产地、本地消费者和外地消费者三类市场进行布局,搭建正规、便民的销售平台。同时,充分利用媒体进行大力宣传,提高红薯的知名度,让更多人了解并购买正宗的红姑娘红薯。
再者,要强化品牌理念,提高对地理标志认证的认识。利用好地理标识优势,相关种植企业和销售机构应重视红薯的品牌化建设,确立响亮的名牌,突出红薯的特色品质,让消费者能够更好地识别和选购产品。
最后,加大对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结合市场需求,在建设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企业加强研发,深入加工多元化的红薯产品,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红薯产业升级。
综上所述,东兴红姑娘红薯产业既有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基础,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过实施加大扶持力度、完善销售渠道、强化品牌建设、推进加工升级等一系列发展对策,有望解决现存问题,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其在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当地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户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