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4年,中国白酒行业进入结构性调整周期。终端消费需求疲软叠加渠道库存压力增大,头部企业通过控货稳价维持市场秩序,而腰部及尾部品牌面临更大经营挑战。数据显示,19家上市酒企中已有6家企业营收同比下滑,行业分化趋势加剧。在竞争白热化背景下,白酒企业的费用管控能力与运营效率成为关键指标,销售费用率与管理成本的波动折射出不同梯队企业的发展困境与战略选择。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白酒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2024年上市白酒公司销售费用总额达458.7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幅。这一数据反映出酒企在终端动销不畅的背景下,被迫加大市场投入以维持渠道活力。头部企业中,五粮液以106.92亿元居首,贵州茅台则以3.24%的超低费用率凸显品牌护城河优势。值得注意的是,金种子酒、伊力特等区域品牌在营收下滑背景下仍逆势增加销售投入,显示其面临更严峻的市场争夺压力。
从费用率维度看行业裂痕进一步扩大:酒鬼酒以42.94%的销售费用率居首,金种子酒和古井贡酒分别达31.84%和26.22%,高额投入未能转化为营收增长。反观茅台凭借品牌溢价能力将销售成本控制在3.24%,五粮液虽维持11.99%的合理区间,但同比增幅超2个百分点反映其渠道策略调整压力。这种两极分化印证了白酒行业"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中小酒企正陷入增收不增利甚至亏损的困境。
在销售费用激增的同时,11家上市酒企管理费用同比增长,山西汾酒、水井坊、天佑德酒增速均超10%。值得注意的是,洋河股份在营收下降12.83%的情况下仍增加9%的管理支出,凸显运营效率挑战。从费用率看,天佑德酒以15.6%居首,皇台酒业和酒鬼酒紧随其后突破12%,而五粮液、今世缘等头部企业则将管理成本控制在4%以内。这种分化表明,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已成为决定酒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行业数据显示,金种子酒和伊力特在收入下滑时仍逆势增加销售投入,老白干酒等企业则实现营收增长同时缩减费用开支。这种矛盾现象揭示出白酒市场的新竞争逻辑:头部品牌通过优化渠道结构降低费用率,而弱势品牌被迫陷入"高投入低产出"的恶性循环。泸州老窖、贵州茅台等企业的数据表明,在行业调整周期中,精准的费用投放与高效的管理机制才是穿越周期的关键。
总结
2024年白酒行业的深度调整正在重塑市场竞争格局。销售费用率与管理成本的结构性变化,既暴露了中小酒企在渠道建设、品牌运营上的短板,也凸显出头部企业通过规模效应实现降本增效的战略优势。未来行业竞争将更加聚焦于产品结构优化和运营效率提升,在终端需求未明显回暖前,如何平衡市场投入与盈利质量将成为所有白酒企业的核心课题。数据背后的趋势显示:唯有持续强化品牌价值、优化费用使用效能的企业,才能在新一轮洗牌中占据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