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成渝地区在交通、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尤其是高铁建设的快速推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从人工智能产业的突破到微波射频产业园的建设,再到多条高铁线路的施工进展,成渝地区正以创新驱动和基础设施升级为核心,加速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高铁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成都人工智能产业近期迎来双重突破。一项全球前沿成果“Raydiculous1系统”被列为全球五大前沿成果之一,同时,五家成都企业入选“2025人工智能企业综合实力TOP100”榜单,数量位居全国第五。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成都人工智能产业的硬核实力,也为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中提供了西部支点。2024年,成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相关企业数量超过1000家,综合实力稳居西部第一。未来,成都将继续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力争到2025年实现核心产业规模1300亿元的目标。
成都高新区近日启动总投资超4.7亿元的微波射频产业园(西区)项目,进一步补强区域产业链条。该园区占地面积约50亩,总建筑面积约10.4万平方米,规划有天线远近场、电磁兼容场等试验场地,可满足98%的企业测试需求,显著降低企业成本。截至2024年,成都高新区已汇聚近2000家微波射频企业,规上企业营收约160亿元,同比增长10.34%。这一项目的建设将助力成都抢占微波射频产业技术创新高地。
渝昆高铁川滇段控制性工程马鞍山隧道近日顺利贯通,标志着该段隧道贯通率已超85%。渝昆高铁全长约70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建成后,重庆到昆明的行车时间将从目前的5小时缩短至最快2小时左右。成宜高铁衔接渝昆高铁,将形成成都到昆明的全程时速350公里高铁大通道,3小时左右可达。这一进展为成渝地区与云南的互联互通提供了重要支撑。
重庆目前在建的5条高铁项目均取得显著进展。渝厦高铁菜园坝长江铁路隧道工程总体进度已完成86.8%;西渝高铁桥梁工程建设进入全新施工阶段,桥梁施工完成率已达40%;成渝中线重庆段隧道已全部贯通,路基工程完成率突破80%,桥梁工程完成率突破95%;宜涪高铁重庆段首个承台已浇筑完成;新渝万高铁汝溪河双线大桥顺利实现合龙。这些项目的推进将进一步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周边区域的联系。
重庆轨道交通24号线一期工程近日正式进入长轨焊接阶段。该线路全长约18.82公里,长轨焊轨包括正线、出入段线及车辆段试车线约42公里,需完成焊接接头3400余个。线路建成后将分别与6号线、8号线、27号线形成换乘,成为连接巴南区与南岸区的重要轨道交通动脉。
成都至峨眉山高速公路近日获得初步设计批复,项目概算总投资约176亿元。该高速公路全长81.5公里,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建设工期3年。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成都与峨眉山之间的交通网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成都皮影代表团近日在美国菲尼克斯举行文化展演活动,吸引了千余名观众参与。这是菲尼克斯迎来的首个中国皮影艺术团,通过光影艺术向当地民众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今年一季度,320个川渝共建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119.8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25.4%。经过5年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动能更为强劲,综合实力持续提升。重点项目总投资约3.7万亿元,年度预计投资4414.5亿元,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成都蓉城在中超联赛中表现亮眼,近期取得四连胜,继续领跑积分榜。球队在与争冠集团球队的直接对话中未尝败绩,展现出了强大的整体实力,成为本赛季冠军的有力争夺者。
成渝地区在高铁建设、科技创新、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取得的显著进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从人工智能产业的突破到微波射频产业园的建设,再到多条高铁线路的快速推进,成渝地区正以创新驱动和基础设施升级为核心,加速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未来,随着各项重点项目的持续推进,成渝地区将在全国经济版图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