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药品 资讯详情
美国药品供应链变革:本土生产与关税政策的双重挑战
 药品 2025-05-06 16:18:19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美国在药品供应链领域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旨在推动本土药品生产并加强对外国制药设施的监管。这些措施包括简化药品审查流程、增加对外国生产工厂的检查力度,以及计划对进口药品征收关税。然而,这些政策也引发了制药行业的担忧,尤其是对药品价格和供应链稳定性的潜在影响。

  一、简化审查流程以推动本土药品生产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药品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美国近期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要求药品监管机构简化药品审查流程,以加速本土处方药的生产。这一举措旨在减少对外国药品的依赖,提升国内制药能力。监管机构还计划增加对外国制药设施的检查频率,并实施“突击”检查,以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性。此外,外国生产工厂的检查费用将提高,不合规的工厂将被公开列入名单。

  二、关税政策或推高药品价格

  除了加强监管,美国还计划在未来两周内宣布针对进口药品的关税政策。这一举措可能大幅推高美国药品的价格,尤其是在本土生产设施尚未完全建成的情况下。数据显示,美国约90%的处方药是基础药品,包括抗生素和升压药等仿制药。这些药品的生产成本较低,主要依赖进口。对仿制药征收关税可能导致部分企业退出美国市场,进而加剧药品短缺问题。

  三、制药行业对政策的抵制与担忧

  部分制药公司对关税政策表示强烈反对,认为这将阻碍在美国的研发和制造投资。有行业领袖指出,关税并不能解决药品供应链的“国家安全”问题,反而可能对药品供应造成负面影响。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进口了价值超过2000亿美元的药品,其中73%来自欧洲,主要是爱尔兰、德国和瑞士。关税政策可能进一步推高这些药品的成本,影响患者的负担能力。

  四、本土生产设施建设的长期挑战

  尽管美国计划通过新建药品生产设施来减少对外国药品的依赖,但这一过程可能需要5到10年时间。在此期间,药品供应链的稳定性可能面临考验。此外,本土生产设施的建设成本较高,可能导致药品价格进一步上涨。数据显示,美国制药行业的制造规模在过去几十年大幅萎缩,大部分药品活性成分的生产已转移到中国和其他国家,主要原因是劳动力和其他生产环节的成本较低。

  总结

  美国在药品供应链领域的政策调整,旨在提升本土生产能力并加强对外国制药设施的监管。然而,这些措施也带来了药品价格上涨和供应链稳定性的挑战。关税政策可能对仿制药市场造成冲击,而本土生产设施的建设则需要较长时间。如何在保障药品供应的同时控制成本,将是美国未来面临的重要课题。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药品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