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银行 资讯详情
银行业2024年业绩全面解析:挑战与机遇并存
 银行 2025-05-01 12:03:54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4年,A股42家银行年报悉数披露,展现出银行业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多面性。总资产突破302.13万亿元,归母净利润合计超2.14万亿元,数据显示银行业整体稳健增长。然而,净息差收窄、营收增速放缓等问题也凸显出行业面临的挑战。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深入解析2024年银行业的业绩表现。

  一、资产规模持续扩张,头部银行领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银行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指出,2024年,A股上市银行整体资产规模保持增长态势。工商银行以48.82万亿元的总资产继续稳居首位,比上年末增加4.12万亿元,增长9.2%。国有六大行总资产合计突破199.68万亿元,营收合计达3.52万亿元,归母净利润合计超1.4万亿元。9家股份行资产总额超69.9万亿元,增速达两位数。8家城商行资产总额突破万亿元,6家城商行资产规模增速超8%。10家农商行中,渝农商行和沪农商行资产规模超万亿元,青农商行资产规模增速超5%。

  二、净利润增速分化,部分银行营收下滑

  38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均为正,11家银行保持双位数增速。浦发银行和青岛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超20%,分别为23.31%、20.16%。然而,10家A股银行营业收入呈现负增长,其中5家为股份行。浦发银行以23.31%的归母净利增速位居首位,但营收同比减少1.55%至1707.48亿元。平安银行营收同比下降10.9%至1466.95亿元,是42家A股银行中营收降幅最大的银行。浙商银行是唯一一家营收增速超5%的股份行。郑州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兰州银行的归母净利同比上涨,但营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贵阳银行营收、归母净利双降,分别较去年同期下滑1.09%、7.16%。

  三、投资收益成新引擎,资本充足率提升

  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下降的趋势下,投资收益成为不少银行创收的新引擎。张家港行实现投资收益12.9亿元,同比增长176.8%;厦门银行、紫金银行、贵阳银行、瑞丰银行投资收益均超100%。2024年,商业银行加快“补血”节奏,通过发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以及增资扩股、定向募股的方式补充资本。21家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超10%,其中,招商银行、沪农商行、建设银行、渝农商行、工商银行、江阴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在14%以上。

  四、不良贷款率下降,零售贷款风险上升

  2024年,银行持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3万亿元,较上季末减少977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0%,较上季末下降0.05个百分点。25家A股银行不良资产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16家银行不良贷款率在1%以下。浦发银行、华夏银行、上海银行、江阴银行等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然而,零售贷款不良率普遍存在抬升情况。上海银行个人贷款和垫款不良率1.14%,较上年末上升0.25个百分点。长沙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关注类贷款率有所抬升。华夏银行个人贷款不良余额130.1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54亿元,不良贷款率1.80%,比上年末上升0.11个百分点。

  五、净息差全线下滑,银行业应对策略

  2024年,银行业净息差的收窄趋势进一步加剧。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2%,相比上年末下降17个BP。42家A股银行净息差均同比下滑,降幅在151BP之间。33家银行净息差低于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提出的1.8%警戒线,最低为厦门银行的1.13%,同比下降15BP。多家银行管理层表示,银行净息差下行压力仍存,但已有应对之策。兴业银行表示,要处理好负债与资产的关系,降低负债的付息率,更好地投放低风险、稳收益的资产。民生银行表示,该行资产与负债两端均遵循“量价质平衡”原则优化,持续加强存款定价管理,稳定息差水平。

  总结

  2024年,A股银行业在资产规模、净利润等方面展现出稳健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净息差收窄、营收增速放缓等挑战。投资收益成为新引擎,资本充足率提升,不良贷款率下降,但零售贷款风险上升。银行业在应对净息差下滑方面采取了多种策略,未来将继续坚持零售业务发展战略,推动消费提质增效。整体来看,银行业在复杂经济环境下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应对能力,未来仍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银行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