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交通设备 资讯详情
上海加速构建全球商业航天产业新高地
 航天 2025-04-24 14:30:14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随着全球商业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上海凭借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创新能力,正全力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链的优化升级。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持和产业布局,上海计划到2027年实现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城。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将推动上海成为商业航天的创新高地,还将为全国乃至全球的航天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一、明确发展目标,构建全产业链生态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航天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上海将商业航天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抓手,系统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火箭卫星终端服务”全产业链集聚发展生态。到2027年,上海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元,商业火箭总装制造能力每年100发,商业卫星智能制造能力每年1000颗,应用终端批量制造能力每年100万个。通过完善箭、星、网、端配套体系,集聚火箭、卫星、星座、终端链主企业,带动培育300家左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箭星网端”联动发展格局。

  二、聚焦重点领域,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化

  在商业火箭领域,重点发展液氧甲烷/煤油发动机、返回控制系统等关键配套,形成系列化重复使用商业火箭产品,满足大型星座组网建设需求。在商业卫星领域,加快研制手机直连卫星,建设商业卫星超级工厂,提升智能制造能力。在智能终端领域,研制共口径兼容高中低轨卫星的通信终端,提升批量化制造能力。在应用服务领域,推动智能驾驶、城市治理、应急救援等6大领域规模应用,以及飞机、邮轮、低空空联等4大领域示范应用。

  三、强化政策支持,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上海通过加强企业融通发展、提升产业规模化水平、建设高标准产业集聚区等措施,全面支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支持优势企业牵头承接重大专项任务,鼓励链主企业开放需求,引育中小配套企业成长。给予标志性产品研制能力提升、首台创新产品应用、商业发射综合补贴等资金支持。建设商业火箭特色产业园和商业卫星及终端特色产业园,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同时,建设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完善产业配套服务设施,加强商业航天人才引育,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四、完善工作机制,确保政策落地实施

  上海通过市区协同、央地联动、招商服务一体化等机制,确保商业航天产业政策和重大项目落地。建立商用航天产业推进工作专班,统筹推进产业发展相关工作。争取国家部委支持,加强与商业航天领域央企协同,拓展新业务新功能。提高园区管理层级和招商能力,优化企业专属“服务包”,完善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和解决服务机制。

  总结来看,上海通过明确发展目标、聚焦重点领域、强化政策支持和完善工作机制,正加速构建全球商业航天产业新高地。到2027年,上海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形成“箭星网端”联动发展格局,为全国乃至全球的航天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将推动上海成为商业航天的创新高地,还将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航天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