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行业重点企业分析报告主要是分析航天行业内领先竞争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主要的分析点包括:
1)航天行业重点企业产品分析。包括企业的产品类别、产品档次、产品技术、主要下游应用行业、产品优势等。
2)航天行业重点企业业务状况。一般采用BCG矩阵分析方法,通过BCG矩阵分析出航天在该企业中属于哪种业务类型。
3)航天行业重点企业财务状况。分析点主要包括该企业的收入情况、利润情况、资产负债情况等;同时还包括该企业的发展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等。
4)航天行业重点企业市场占有率分析。主要是调查统计分析各个企业该业务占航天行业的收入比重。
5)航天行业重点企业竞争力分析。通常采用SWOT分析方法,用来确定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
6)航天行业重点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策略分析。包括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研发动向、竞争策略、投融资方向等进行分析。
航天行业重点企业分析报告有助于客户了解竞争对手发展以及认清自身竞争地位。客户在确立了重要的竞争对手以后,就需要对每一个竞争对手做出尽可能深入、详细的分析,揭示出每个竞争对手的长远目标、基本假设、现行战略和能力,并判断其行动的基本轮廓,特别是竞争对手对行业变化,以及当受到竞争对手威胁时可能做出的反应。
证监会官网显示,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开启上市辅导,由中金公司担任辅导机构。
据证监会网站消息,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29日在北京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辅导券商为中金公司。
中信建投研报称,政策监管、技术突破与生态协同正合力推动中国商业航天进入高质量发展拐点。政策监管明确:国家航天局7月21日发布商业航天全寿命周期质量新规,明确“终身追责制”与高风险项目独立评估,倒逼企业从“野蛮生长”转向技术与管理双轮驱动,加速行业洗牌;技术攻坚提速:垣信卫星13.36亿元发射服务招标(一箭18星/10星)释放组网加速信号;生态协同扩容:国家航天局主导的商业航天创新联合体7月22日开放50家成员准入,以“技术共研-数据共享-风险共担”机制补全产业链短板。截至7月,千帆星座共发射组网90颗星。预计今年下半年起,各型民营大液体火箭将迎来密集首飞,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或将开始提速。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2025年1—5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上天入海”尽显工业高质量发展活力。1—5月份,我国航天、航空、航海等“三航”产业快速发展,带动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利润同比增长56.0%。其中,在国产大飞机成功商业运营两周年、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启动以及商业航天企业不断取得新成果推动下,飞机制造、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20.7%、28.6%,同时带动航空航天相关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增长68.1%。在海洋经济大力发展背景下,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行业利润增长85.0%,其中金属船舶制造利润增长111.8%,相关的船用配套设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利润分别增长63.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