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交通设备 资讯详情
上海加速布局商业航天产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航天 2025-04-24 14:50:30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随着全球商业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上海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和技术中心,正积极推动商业航天先进制造业的集群化发展。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持和产业布局,上海计划到2027年实现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左右,并在火箭、卫星、星座组网等领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一、商业航天产业规模目标明确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航天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根据最新发布的政策文件,上海设定了明确的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目标。到2027年,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元左右。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依托于标志性产品的产业化规模放量。具体而言,上海将提升商业火箭总装制造能力至每年100发,商业卫星智能制造能力至每年1000颗,应用终端批量制造能力至每年100万个。这些数据不仅体现了上海在商业航天领域的雄心,也展示了其技术实力和产业基础。

  二、产业链发展集聚度显著提升

  上海在商业航天产业链的布局上,注重提升集聚度,完善箭、星、网、端配套体系。通过集聚火箭、卫星、星座、终端链主企业,上海计划带动培育300家左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此外,重点打造商业火箭特色产业园、商业卫星及终端特色产业园,形成“箭星网端”联动发展格局。这一布局不仅有助于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

  三、星座组网应用效应凸显

  在星座组网应用方面,上海计划建成信号覆盖全球的中低轨卫星通信网络系统,实现天基、空基、地基、海基全时域可达。这一系统的建成,将充分发挥上海在大国重器装备集聚和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通过打造大飞机、邮轮、低空空联、个人通信等“100+特色应用场景”,上海将形成规模推广效应,进一步推动商业航天技术的广泛应用。

  四、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布局

  上海在商业航天产业生态的优化布局上,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卫星超算、数据服务、海上发射及快速回收等平台设施正在加快建设。基本建成集测控中心、运维中心、数据中心为一体的配套设施能力体系,形成发展空间合理充足、专业人才梯队充沛、金融资本持续赋能、国际合作开花结果的产业生态。这一生态系统的完善,将为商业航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总结

  上海通过明确产业规模目标、提升产业链集聚度、凸显星座组网应用效应以及优化产业生态布局,正加速推动商业航天先进制造业的集群化发展。到2027年,上海商业航天产业规模有望达到1000亿元左右,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良好的产业生态,为全球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航天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