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科技界迎来了人形机器人与AI算力的双重突破,为未来投资勾勒出清晰脉络。4月19日,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落幕,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夺冠,20余支队伍挑战复杂地形与续航极限,暴露关节散热、动平衡等技术短板的同时,也验证了长距离运动与多场景适应的潜力。这场赛事不仅是技术“极限测试”,更成为产业化的关键推手——北京亦庄已集聚300余家具身智能及智能制造生态企业。而在上个月,全球AI基础设施大会也释放了一系列革命性信号,两事件交织揭示硬件端、应用端等众多投资主线。尽管商业化争议犹存,但技术临界点已近——马拉松的“摔倒”与AI大会的“算力狂飙”,共同指向一个更智能、更协同的人机共生未来。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此次大会上,新一代核弹AI芯片GB300震撼亮相,与去年发布的GB200芯片相比,GB300在推理性能上提升了1.5倍,能够兼顾训练和多场景AI应用的高效性,应用场景甚至拓展到机器人、智驾训练用的数据仿真合成等领域。据透露,GB300将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出货。大会上,未来的AI超级芯片Vera Rubin也首次曝光。这款芯片的命名灵感来自于其前辈GraceBlackwell,但在性能上将大幅超越,据推测其整体性能可能将是GB300的3.3倍!更让人瞩目的是,VeraRubin将配置288GB的HBM4内存,内存带宽是Grace的2.4倍,这样的规格让AI开发者们无不期待。
各界关注度很高的人形机器人,也在会上亮相,并官宣了世界首个开源、可定制且专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基础模型Isaac GR00T N1。这套模型采用创新的双系统架构:其中系统1为快速反应行动模型,系统2为慢思考模型。系统1模拟人类的“反射与直觉”,通过快速思维处理即时任务,这种能力在工业场景(如紧急避障)或家庭服务(如即时响应指令)中尤为关键。系统2由视觉语言模型驱动,负责“理性思考”,能够根据环境和指令进行推理与行动规划,这种推理能力使GR00T N1超越传统机器人,或可有助于迈向通用性目标。GR00T N1的开源特性是其技术创新的另一亮点,将模型代码开放,允许开发者根据需求进行后训练和定制。GR00T N1对机器人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提升了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还为开发者提供了灵活高效的工具,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
大会上,AI技术演进的三大阶段被提出:生成式 AI、Agentic AI、物理 AI。目前正处于从生成式 AI 向 Agent AI 过渡的关键节点,未来物理 AI 将成为核心发展方向。其中生成式 AI 以内容生成为核心,Agentic AI 具备自主推理与决策能力,可实现复杂问题解决,物理 AI 则用于操控物理世界,应用于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由于Agentic AI强调自主性与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每一步解决复杂问题、分解任务的逻辑思考过程都需要用到“模型推理”,因此需要大规模算力资源。
AI形态的两种主要形式——数字AI工作者与物理AI系统,预示着职场及生活场景的重大变革。其中数字AI工作者类似于数字员工,能够在诸如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和数据分析等领域中高效工作。这些AI代理能够实时响应企业需求,以提高生产力和效率。而物理AI系统则涉及到自动驾驶、工业机器人等应用。这些AI将通过智能化的方式参与实际操作,实现更高效和安全的工作环境。据估计,未来的工厂将不仅仅是生产实体产品的地方,还将是制造运行智能程序的“AI工厂”。
未来AI的胜负手不是算力峰值,而是每token成本效率,这需要硬件、软件与算法的协同创新。AI的终极形态将是数字与物理的“认知纠缠”,这种设计哲学体现在物理AI的“人性化算法”中,模仿人类“直觉决策”双系统,并非技术妥协,而是刻意保留“思考延时”——“就像人类需要时间理解笑话,机器人也应该学会犹豫”。
在量子计算议题上的态度转变,暴露了科技领袖的罕见自省:从年初断言“量子计算还需20年”,到宣布设立波士顿量子计算研究实验室,公开承认“预测可能失误”。这种“开放纠错”的姿态,与其说是技术妥协,不如说是对AI复杂性的敬畏:“我们建造未来,但未来永远需要人类亲手接线”。
这次AI大会夯实了AI产业发展的趋势,对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有一定预示作用,比如AI硬件仍在持续迭代,机器人等具身智能有望加速落地等。AI产业是硬件提升驱动软件升级的逻辑,新一代GPU架构Blackwell Ultra的推出以及Vrea Rubin的预告,使得人工智能产业向上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不管是海外热点在国内产业链上的映射,还是国内AI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都有望对AI行情形成中长期支撑。智能家居是人形机器人或者说整个端侧AI的重要落地方向,随着人形机器人、端侧AI加速发展,与智能家居融合也会逐渐加深,有望带给消费者更沉浸、更智能的使用体验,最终带动智能家居设备的持续放量。
信息是AI产业发展的底座之一,随着AI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运用,信息和数据的安全成为重要且紧迫的问题。反过来讲,信息安全为AI的运用保驾护航,也有望因AI发展受益。AI赋能各行各行是大势所趋,正逐步从算力、算法、数据等基础设施渗透到制造、医药、智驾等硬科技领域。当每个硬科技行业的技术迭代都可能催生投资机遇,作为被动指数投资的补充,在投资广度、调仓灵活性以及其中度方面有一定优势的主动权益基金有望迎来顺风期。
总结
2025年,人形机器人与AI算力的双重突破,不仅推动了技术的极限测试,更为未来投资勾勒出清晰脉络。从新一代AI芯片GB300的推出,到人形机器人开源模型GR00T N1的亮相,再到AI技术代际演进的三大阶段,科技界正迈向一个更智能、更协同的人机共生未来。投资线索方面,硬件升级、端侧AI加速发展、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硬科技板块的催化,都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未来,AI将继续赋能各行各业,推动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科技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