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医疗器械 资讯详情
政策赋能与全球布局双轮驱动 药械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药械 2025-04-14 22:39:41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随着深圳、北京等地密集出台针对性支持政策,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与国际化市场拓展能力成为衡量区域药械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指标。2024年数据显示,广东全省获批的1类创新药数量同比激增133%,中药新药获批量翻倍增长,印证了行业转型升级的强劲动能。

  一、聚焦创新成果转化加速 释放药械研发潜力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药械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多地政策将科研转化作为关键突破口。深圳提出对Ⅰ至Ⅲ期临床试验分别给予最高1000万3000万元资金支持,并对通过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的产品加大扶持力度;北京则深化临床试验审评改革,将审批时限压缩50%,试点范围扩展到医疗器械领域。这种全链条政策设计直接推动了行业研发活力:2024年全国获批创新药械数量达62个,较上年增长显著。广东作为产业高地,全年新增19个创新药和14个创新器械,显示区域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二、内外双循环驱动市场扩容 政策护航出海路径优化

  在拓展应用渠道方面,深圳提出"应配尽配"原则加速创新产品入院,并通过资金奖励机制鼓励企业"借船出海"。北京则构建进口药械通关绿色通道,推动13款创新药械实现本地产业化落地。面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行业形成"练内功+拓新兴市场"的应对策略:一方面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与成本优势,另一方面重点开拓"一带一路"等关税影响较小的区域市场。2023年中药出口贸易额突破51亿美元,其中植物提取物占比超68%,反映出传统品类国际化进程加速。

  三、产业结构性调整深化 创新红利重塑竞争格局

  当前医药工业正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A股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投入连续7年递增。广东工信部门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创新药械获批数量较上年增长56.8%,1类创新药占比突破历史峰值。企业转型路径呈现多元化特征:既有传统制造企业的智能化升级,也有NewCo模式、Licenseout等新型合作形式的兴起。某龙头企业负责人表示,未来将通过生产流程优化与监管体系重构提升"创新附加值"。

  总结来看,政策红利正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从临床试验补贴到出海奖励机制,从国内应用通道畅通到全球市场布局优化,系统性支持体系已初步成型。随着行业结构性调整持续深入,兼具技术创新能力与全球化视野的药械企业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在保障人民健康需求的同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药械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