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数据显示,我国沿海LNG接收站进口规模持续扩大。4月7日13日期间,国内通过主要港口接卸LNG船舶20艘次,当周进口总量达134万吨,较前一周69万吨的水平实现翻倍增长。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能源需求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也折射出国际市场资源调配效率提升带来的积极影响。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LNG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根据最新监测数据,2024年4月首周(7日13日),我国LNG进口量达到134万吨,环比增幅达94%。这一增长主要源于接收站接卸能力的充分释放和国际资源供应端的高效响应。值得关注的是,在即将到来的4月14日20日期间,预计进口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153万吨,涉及船舶数量增至22艘次,显示出市场供需两端均呈现较强韧性。
从资源版图分布来看,卡塔尔继续保持我国LNG进口的首要来源地位。统计期内共向中国输送7船液化天然气,总运量约52万吨,占当周进口总量的39%。该数据表明,长期协议框架下的稳定合作仍是我国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支撑。其他主要来源国在保持既有份额的同时,也在探索更灵活的合作模式。
从接收终端布局看,华南地区凭借密集的基础设施网络,当周接卸量占据主导地位,10船次共计约68万吨LNG在此完成靠泊。长三角地区依托产业需求集中优势,7船货物的接卸规模(约49万吨)同样表现强劲。环渤海区域则通过优化调度实现3船次、约17万吨的平稳接货,显示出北方市场在调峰储备方面的独特作用。
根据船舶动态监测系统预测,下一阶段(4月14日20日)我国LNG进口将延续增长态势。22艘运输船计划靠泊沿海接收站,预估总运力达153万吨。这一数据不仅包含既有长协资源的交付,也体现出现货市场采购策略的灵活性。华南地区作为主要接卸中心,预计仍将承担超过半数的到港量。
总结来看,我国LNG进口市场在近期展现出显著的增长动能和区域协同特征。卡塔尔等核心供应国的稳定保障、沿海接收站高效运作以及市场需求端的季节性波动,共同构成了当前市场的运行逻辑。随着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和国际能源贸易格局演变,未来我国在液化天然气领域的资源配置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为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体系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