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中国沿海LNG接收站数据显示,短期内进口规模呈现显著波动,而从更长远视角看,未来三年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将推动中国液化天然气需求持续攀升。据行业预测模型显示,2025年我国LNG年度进口总量有望达到8000万吨以上,在此背景下,当前市场动态为研判产业趋势提供了关键参考。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LNG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在3月31日至4月6日的统计周期内,中国沿海接收站共完成10船LNG船舶接卸,总进口量约69万吨。与前一周112万吨的高位相比出现明显回落,降幅达38.4%。这种波动主要源于供暖季结束后的季节性需求调整,以及终端库存水平变化带来的采购节奏优化。
当周LNG进口来源呈现多元化格局,涉及5个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其中澳大利亚凭借稳定的长协资源,以单周4船共28万吨的供货量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占比40%)。卡塔尔、马来西亚等新兴供应方合计贡献剩余60%的进口份额,显示出中国在LNG采购策略上的灵活性。
从终端到货情况观察,华南地区继续保持最强需求动能。当周该区域接收站共完成6船72.3%的接卸任务,对应约49.7万吨进口量。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分别完成3船(21.4%)和1船(7.1%),其中唐山LNG接收站在环渤海区域表现突出,单周接卸量达11万吨。
根据船舶动态监测数据,即将到来的4月7日至13日期间,中国沿海LNG进口将迎来反弹。预计当周到港船舶数量增至22艘,总进口量有望达到146万吨,环比增长超111%。这种快速恢复既反映库存回补需求,也预示着夏季用气高峰前的市场准备节奏。
当前沿海接收站扩建项目密集推进,包括广东、浙江等重点区域新增产能陆续投产。预计到2025年国内总接收能力将突破2亿吨/年,为持续增长的LNG进口提供硬件保障。这种基建扩张不仅增强供应韧性,也为优化全球采购网络创造条件。
总结来看,短期市场波动并未改变中国LNG进口整体向上的发展轨迹。随着能源结构转型加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及多元化采购战略推进,预计到2025年我国液化天然气进口规模将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约30%的增长。当前周度数据的起伏变化,既体现了季节性调节特征,也为行业参与者提供了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