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建材 资讯详情
2025年建材行业现状分析:推进智能制造标准化
 建材 2025-04-11 11:18:22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建材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在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建材行业智能化发展成为行业变革的关键方向。这一发展趋势不仅影响着建材企业的生产模式、管理方式,还对整个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竞争力提升产生深远影响。深入了解建材行业智能化发展的现状、成效、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发展建议,对于把握 2025 年及未来建材行业的走向至关重要。

  一、建材行业智能化发展总体态势

  (一)政策与组织保障,助力智能化前行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建材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在国家对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高度重视的大背景下,为推动建材行业智能化转型,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行动计划 (2021 - 2023 年)》《建材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2021 版)》,为建材行业智能化发展明确了方向和路径。同时,建材行业智能制造推进联盟、建材行业工业互联网联盟等组织机构的相继成立,整合各方资源,为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行业重视程度提升,发展步伐加快

  在政策引导下,建材行业对智能制造的重视程度达到新高度。重点骨干企业将智能制造视为重要发展战略,推进智能制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像水泥行业的中国建材、海螺水泥,玻璃行业的凯盛科技、南玻集团,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新明珠陶瓷、九牧卫浴等企业,都在智能化发展道路上加快步伐,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与此同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共同推动建材行业智能化进程。

  (三)试点示范发挥引领作用,推广应用加速

  国家持续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建材行业众多企业积极参与。截至 2023 年 11 月,2 家企业入选智能制造标杆企业,12 家企业入选智能制造试点示范,8 家企业入选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7 家企业入选智能制造示范典型场景。行业层面,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组织的 “六零工厂” 揭榜挂帅科技攻关,以及建筑材料工业信息中心开展的建材行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典型案例遴选工作,都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加速了智能化技术在行业内的推广应用。

  (四)智能化技术广泛应用,行业水平逐步提高

  通过不断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数字化、智能化和工业互联网在建材行业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数字化矿山系统、无人驾驶矿卡、先进过程控制系统等一系列智能化技术和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大幅提高,数字矿山、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和工业互联网平台不断涌现,有效提升了建材行业的智能化水平。

  二、建材行业智能化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

  建材行业推进智能制造数字转型,对提升劳动生产率起到了关键作用,推动了行业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2022 年,建材规模以上企业人均技术装备比 2012 年增长 87%,人均产值比 2012 年增长 78%,智能制造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水泥行业智能化成果斐然

  水泥行业借助生产工艺优化、智能质量控制、智能发运等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关键过程控制参数波动变化率保持在 3% - 5%,质量检测准确率提升 3% - 5%,能源利用率提升 3%。日产 5000t 生产线定员也减少到 60 - 80 人,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二)玻璃行业智能化成效显著

  玻璃行业应用运营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等智能化系统后,生产效率提升 20%,中间库存降低 30%,设备稼动率提升 10%,工厂人员减少 10%。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智能化为玻璃行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运营优势。

  (三)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智能化收获颇丰

  建筑卫生陶瓷行业通过应用多种智能化系统,一线人员数量减少 50%,生产效率提高 20% 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 15% 以上。智能化改造让该行业在人力成本降低的同时,实现了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双提升。

  三、2025 年建材行业智能化发展趋势展望

  (一)建材智能化装备升级趋势

  2025 年,围绕建材行业装备智能化需求和生产工艺要求,行业将加大智能装备研发投入。一方面,加强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与配套企业的联合攻关,提升智能装备产业化应用水平。不仅会夯实智能传感器、分布式控制系统等通用装备的应用,还会加速研制智能质检设备、智能仓储装备和智能采矿装备等。另一方面,针对劳动力密集环节,大力推广智能巡检机器人、施釉机器人等专用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同时,加深制造装备与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提升行业生产装备智能化水平。

  (二)建材智能化技术创新趋势

  建材行业将进一步强化产学研用融合创新。在智能化核心技术攻关方面,突破建材产品优化设计、基于机理和数据驱动的混合建模等基础技术,研发推广原料和配料控制、窑炉控制等共性技术以及关键核心工业软件。在新兴技术推广应用上,持续推动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产工艺的深度融合,探索其在智能矿山、质量在线检测等环节的应用。此外,加速系统集成技术开发,提升产业上下游、企业间及企业内部的协同能力。

  (三)建材智能化推广应用趋势

  不同规模和细分领域的建材企业,智能化推广应用趋势有所不同。集团型企业从单个或局部应用试点开始,成熟后向集团内部全面推广,搭建集团级运营管控平台和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集约管控能力。生产企业主要针对生产过程关键环节进行智能化改造,实施 “机器换人”,建设智能制造场景,逐步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管控。中小企业则以数字化改造为主,应用成熟解决方案开展装备联网、关键工序数控化、业务系统云化等改造,推动工艺流程优化和技术装备升级。

  四、建材行业智能化发展现存问题剖析

  (一)行业智能化发展不均衡

  建材行业智能化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细分行业方面,水泥、玻璃等行业智能化发展较快,成效明显;而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墙材、非金属矿等行业大多还处于自动化发展阶段。企业层面,重点骨干企业重视智能化升级,投入动力和能力强,发展水平和效果较好;但众多中小企业对智能制造重视不够,投入动力不足,发展较为缓慢。

  (二)关键技术自主研发能力薄弱

  尽管建材行业智能化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在智能化装备、工业软件等关键技术方面,自主研发能力仍有待加强。这不仅制约了行业智能化发展水平的提升,还对行业的安全高质量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行业数字化基础有待夯实

  现有数字基建难以完全满足智能工厂改造需求,网络安全工作开展相对缓慢,网络的高实时性、高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企业尚未建立统一的数据集成和管理平台,数据无法全面分析与利用,不能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四)复合型人才短缺

  随着建材行业智能化发展的深入,对既懂行业专业知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加。然而,目前这类人才缺失,限制了行业智能化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五、推动建材行业智能化发展的建议

  (一)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筑牢发展根基

  依托建材骨干企业,加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以及智能部件、装备、系统的研发力度。引导各类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开展基础元器件和智能产品的研发与应用,突破智能控制、数据采集分析等核心技术,为建材工业智能制造奠定坚实的硬件和软件基础。

  (二)强化试点示范推广,发挥引领作用

  加快实施窑炉优化控制、智能仓储物流等先进技术方案,培育一批集智能生产、智能运维和智能管理为一体的建材智能工厂,打造一批安全、高效、绿色的数字矿山,并在行业内大规模复制推广,充分发挥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促进融合发展

  鼓励建材企业积极探索 “5G + 工业互联网” 模式,应用大数据、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无人驾驶、安全生产等特定场景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加快建材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应用,发展创新应用平台,开发建材工业 APP,实现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的互联互通。

  (四)形成系统解决方案,满足发展需求

  建材行业现状分析指出,鼓励供应商与建材企业加强合作,针对窑炉控制、物流仓储等关键环节的智能化需求,提炼形成轻量化、易维护、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加快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专业化、高水平、一站式集成服务,满足建材行业智能化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五)推进智能制造标准化,规范行业发展

  动态优化建材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加快开展水泥、玻璃等领域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加强智能工厂、智能矿山建设和新技术应用等重点标准的试验验证和应用试点,推动试点成果在行业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促进建材行业智能化发展的规范化。

  综上所述,建材行业智能化发展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2025 年,随着智能化装备升级、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的不断推进,建材行业有望在智能化发展道路上取得更大突破。然而,行业发展不平衡、关键技术自主研发能力不强、数字化基础薄弱以及复合型人才短缺等问题,仍需要行业各方共同努力解决。通过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试点示范推广、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形成系统解决方案和持续推进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等措施,建材行业能够更好地适应智能化发展趋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建材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