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内水泥行业在经历了一段“阵痛期”后,正逐步展现出回暖的迹象。尽管2024年多家头部企业利润承压,但海外业务的逆势增长以及国内市场的逐步复苏,为水泥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数据显示,海螺水泥、华新水泥等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营业收入和水泥销量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同时国内水泥价格也在一季度企稳回升。在政策支持、行业整合及技术创新的推动下,水泥行业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2024年,尽管国内水泥市场需求温和下降,行业整体利润收缩,但多家水泥企业的海外业务却呈现出逆势增长的态势。华新水泥2024年海外营业收入达到79.84亿元,同比增长47%,海外水泥销量为1620万吨,同比增长37%,海外产能超2250万吨/年,同比增长8%,海外累计运营及在建水泥产能突破2500万吨。海螺水泥也不甘示弱,其非洲、南美海外办事处相继设立,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海螺投产运营,柬埔寨金边海螺建设加快推进并于2025年2月建成投运,海外托管项目顺利推进。2024年,海螺水泥海外营业收入为46.77亿元,毛利率提升至32.33%,海外增加熟料产能230万吨。天山股份同样在海外业务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24年海外区域营业收入为8.40亿元,同比增长4.36%。在这样的背景下,2025年水泥企业将继续坚定国际化发展战略,加速推进海外布局。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水泥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5年,水泥企业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华新水泥计划资本性支出约133亿元,将重点用于海外并购、前期公司对骨料项目投资的延续支出以及对超低排放等技术改造投资。其中,尼日利亚和巴西项目的并购支出占比最大。2024年12月,华新水泥先后披露拟斥资约8.38亿美元和1.866亿美元分别收购尼日利亚水泥资产和巴西4家骨料工厂。海螺水泥也表示,2025年公司将加快推进国际化发展,发挥海外办事处的功能,在新兴市场挖掘合适的项目载体,进一步完善海外布局。天山股份则力推重点项目落地,持续拓展国际市场。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水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创造新的增长点,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国内市场,水泥行业的复苏信号已经逐渐显现。海螺水泥4月8日晚披露,得益于公司产品成本下降及销量上升,公司预计2025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8.08亿元,同比增长约20%;扣非净利润约16.50亿元,同比增长约20%。随着煤炭成本下降、水泥均价上移,水泥行业利润将修复向好,预计2025年全年行业利润率在2.8%左右,略好于2024年同期。金隅集团、天山股份、冀东水泥等多家企业在公开场合传递了积极信号和信心。金隅集团预判,今年水泥各个时间段的价格中枢会较去年有一定提升,从而改善盈利。冀东水泥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公司一季度总体销量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水泥熟料综合价格同比提升20元/吨以上,成本同比下降,毛利率提升明显。天山股份称,随着基建项目陆续启动,预计下半年需求降幅将逐渐收窄。当前,行业反对“内卷式”竞争的共识更强,错峰生产等机制和办法日趋成熟,行业生态建设的基础更加牢固。
水泥市场需求分析提到在政策支持、行业整合及技术创新等多方面推动下,水泥行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型期。尽管短期内面临竞争加剧等挑战,但水泥行业仍具备一定的增长潜力。海螺水泥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尽管短期内面临竞争加剧等挑战,但在政策支持、行业整合及技术创新等多方面推动下,水泥行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型期,仍具备一定的增长潜力。水泥企业将继续加强自律和错峰生产,推动行业生态建设,为行业复苏注入信心。
总结
2025年,水泥行业在海外业务的逆势增长和国内市场的逐步复苏的双重推动下,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水泥企业通过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加速推进海外布局,不断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国内市场,随着煤炭成本下降、水泥均价上移,水泥行业利润将修复向好,预计全年行业利润率略好于2024年同期。在政策支持、行业整合及技术创新等多方面推动下,水泥行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型期,尽管短期内面临挑战,但仍具备一定的增长潜力。未来,水泥企业将继续加强自律和错峰生产,推动行业生态建设,为行业复苏注入信心,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