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随着国内医药行业竞争加剧和政策环境变化,仿制药企业向创新药赛道的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博瑞医药作为科创板上市的原料药及制剂一体化企业,在连续两年增收不增利背景下,正通过高强度研发投入加速业务结构升级,其2024年财报数据折射出行业转型期企业的典型挑战与机遇。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医药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博瑞医药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2.83亿元,同比增长8.74%,连续第二年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6.57%至1.89亿元,扣非净利润减少3.12%至1.81亿元。公司表示,研发投入增幅显著(研发费用达2.97亿元,同比增长19.65%)叠加原料药业务结构性调整是主要影响因素。尽管销售及管理费用控制相对稳健(增速分别为11.98%和19.53%),但高基数的研发投入持续挤压利润空间。
作为营收主力,原料药板块贡献9.88亿元收入(占比77%),同比增长11.57%,但内部呈现明显结构性差异。抗真菌类(4.07亿,+60.28%)、免疫抑制类(0.82亿,+45.72%)表现强劲,而抗病毒类产品收入同比骤降37.92%至1.74亿元。公司指出,奥司他韦原料药因流感流行趋势变化导致需求及价格波动是主因。这一案例反映出原料药企业对单一品种依赖的风险,也倒逼其加速多元化布局。
2024年公司研发总投入达3.12亿元(含资本化部分),占营收比重攀升至24.31%,其中62.78%投向创新药及吸入制剂领域。在代谢病管线中,GLP1/GIP双靶点药物BGM0504进展最快,注射剂型已进入III期临床并累计投入1.32亿元。口服片剂和另一创新药BGM1812则处于临床前阶段,形成降糖减肥领域的梯度布局。此外,吸入制剂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2%,显示其在呼吸系统药物器械组合的差异化策略。
年报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公司现金储备从9.71亿降至7.54亿,反映高强度研发投入对现金流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原处于I期临床的抗肿瘤药物BGC0228未出现在2024年研发进展中,企业回应称系"资源优先配置创新药与吸入制剂领域"所致。这种管线调整凸显出在资金压力下,聚焦核心赛道的战略选择。
博瑞医药通过持续加码创新药和高端制剂研发,正在重塑业务结构。但短期利润承压与管线商业化进程的不确定性并存:代谢领域GLP1类药物竞争已趋白热化,吸入制剂的技术壁垒验证仍需时间。若核心产品能顺利实现上市放量,则有望扭转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反之则可能面临研发投入回报周期延长的风险。
总结
2024年财报勾勒出博瑞医药在转型关键期的复杂图景:传统原料药业务受市场波动影响显著,但创新管线布局已形成规模投入。随着研发费用占比突破四分之一关口,企业正站在"投入产出"转换的关键节点。未来业绩能否回暖,既取决于核心产品的临床进展与商业化速度,也考验着企业在高研发投入压力下的运营效率优化能力。这一路径既是博瑞医药的个体选择,亦是仿制药企向创新药企进化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