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机器人行业成为投资界最热门的赛道之一,吸引了众多国际科技巨头和国内创业公司的纷纷涌入。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不断取得技术突破,国内大量创业公司也纷纷涌入人形机器人领域,成为一级市场的融资焦点。然而,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关于行业泡沫的讨论。本文将从机器人行业的投资热潮、技术突破、市场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深入分析2025年机器人市场的布局和发展趋势。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5年,机器人行业成为投资界的宠儿,融资事件频繁发生。据CVSource投中数据,截至3月29日,今年以来机器人赛道的融资事件数已经达到了102起,远超去年同期的75起。其中,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的融资事件超过20起,而去年同期只有不到10起。资本的大量涌入使得一些机器人公司的估值迅速攀升。例如,宇树科技老股转让在市场出现溢价抢购现象,部分投资者以100亿元估值争夺其股权,比2024年C轮融资时的80亿元估值高出一大截。大湾区某人形机器人公司更是被传出两周内估值上涨10亿元,投资机构热情依旧高涨。
尽管机器人行业投资火热,但也引发了关于行业泡沫的讨论。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公开发表“正在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的言论,质疑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前景,引发了投资圈和科技界的激烈讨论。有人认为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前景堪忧,而有人则坚信这是技术奇点降临黎明前的时刻。经纬创投创始合伙人张颖回应称,机器人领域蓬勃发展,大赛道,百花齐放,过程中有点泡沫也非常正常。众擎机器人创始人赵同阳则表示,人形机器人可能是最刺激的一次工业革命,甚至长远地改变历史。
机器人市场布局分析指出在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技术攻坚战成为企业突围的关键。高盛最新研究报告指出,2024年四季度以来,人形机器人入局者已从最初的创业派为主,变成以汽车主机厂为代表的产业派和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科技大厂为主。目前全球已有15家知名车企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其中国内11家。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凭借领先的专利布局和活跃的企业创新,实现了技术不断突破。从核心零部件研发到智能平台搭建,为产业崛起筑牢根基。例如,vivo宣布正式成立机器人Lab,聚焦个人和家庭场景机器人的开发。智元举办首届供应商大会,汇聚百家合作伙伴,涵盖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及场景应用等环节。优必选透露,公司获得订单采购,东风柳汽将部署20台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2025年规划人形机器人产能1000台。
尽管行业融资规模激增,但关于机器人商业化前景的讨论仍在继续。如何区分“真需求”和“伪场景”成为关键。工业制造场景的机器人能弥补劳动力短缺,医疗机器人可以提升手术精度,家庭服务机器人可陪伴主人或分担家务工作等,这些都是明确的“真需求”。而“真需求”的落地被认为是未来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转化的关键。投资人关注的“商业化周期”问题,本质是技术成熟度与市场接受度的平衡。多家投资机构认为,押注机器人赛道仍然是主流,毕竟如当年新能源汽车爆发前夜一样,谁都不想错过这个万亿级规模的超级市场。以深创投为例,其在机器人领域已投资了包括越疆科技、宇树科技等35家产业链相关公司。同创伟业也通过30余家企业的布局,构建起从核心部件、技术层、整机、场景应用的完整生态矩阵。
五、总结
2025年,机器人行业在投资热潮和技术突破的双重推动下,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尽管行业面临泡沫争议,但技术攻坚和企业创新不断推进,为行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投资机构对机器人赛道的持续加码,也表明了对行业未来发展的信心。未来,机器人行业将继续在技术、市场和投资等多个方面展开激烈竞争,只有真正具备技术实力和市场洞察力的企业,才能在这一万亿级规模的超级市场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