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全球卫星通讯市场规模在2024年已达到2000亿美元以上,预计2025-2030年期间,全球卫星通讯市场将以较高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以下是2025年卫星通讯市场规模分析。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卫星通讯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卫星通讯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波,从而实现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通讯实验正式进入人造卫星阶段。1970以来各种星座系统陆续提出,卫星通讯热度攀升。进入21世纪,随着卫星宽带技术进步,成本降低,卫星通讯行业加速发展。
我国卫星通讯行业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实现快速发展。1970-2000年,经过东方红四代卫星的研发积累,多次发射试验性通信卫星,解决了中国通信卫星有与无的问题。2000以来,中国民用航天进入国际市场,多家国企提出诸如鸿雁星座、虹云工程等低轨星座建设计划。五十年厚积薄发,中国成为少数能自主设计、研发通信卫星的国家之一,卫星通讯市场规模稳步提升。根据数据,2015-2021年我国卫星通讯市场规模由460亿元增长至794亿元,CAGR为8.7%。2023年我国卫星通讯市场规模约为83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4.8%。
目前,低轨空间是全球航天发展的焦点。当前在互联网蓬勃发展以及网络连接需求大幅上涨背景下,通信卫星市场得以快速发展。伴随着卫星成本逐步下降以及低轨卫星优势作用不断凸显,通信卫星行业正呈现出由高轨向中轨、低轨发展趋势。
卫星通讯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政府及军事机构对卫星通信的需求一直非常稳定,特别是在应急通信、国防安全等领域。卫星通讯市场前景分析指出,商业领域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卫星通讯进行远程办公、视频会议、数据传输等。民用领域方面,在航空、航海、偏远地区通信等领域,卫星通讯提供了唯一的通信手段。
卫星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消费者行为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卫星通讯服务的性能和价格,选择更加高效、便捷的通信方式。同时,消费者对卫星通讯服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政府对卫星通讯行业的监管要求主要包括产品质量、安全性能、环保标准等方面。企业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卫星通讯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总体来看,卫星通讯市场在全球和中国都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