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有色金属 资讯详情
中国铝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升级之路:三年行动纲领发布
  2025-03-30 21:02:34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我国铝产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战略转型。作为全球最大的铝产品生产国与消费市场,中国通过系统性规划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旨在突破资源约束、提升能效水平并强化技术创新能力。近日发布的《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为行业设定了清晰的三年发展目标,标志着铝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跃迁的新阶段正式开启。

  一、三年攻坚行动开启铝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铝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我国铝产业是支撑航空航天、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材料领域。当前,中国氧化铝、电解铝及再生铝年产量分别达8500万吨、4400万吨和1050万吨,全球占比持续领先。然而,资源对外依存度高、能源结构待优化等问题仍制约行业发展。为此,《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实现三大核心目标:

  原料保障:国内铝土矿资源量增长3%~5%,再生铝产量突破1500万吨;

  绿色转型:电解铝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产能占比提升至30%以上,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超30%;

  技术突破:在低碳冶炼、精密加工等领域形成一批关键技术和高端新材料。

  这一目标体系既注重产业韧性增强,也强调创新驱动与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资源保障夯实产业根基

  面对铝土矿资源禀赋不足的挑战,《实施方案》提出多渠道提升原料供给能力。一方面通过推进煤下铝开发、低品位及高硫铝土矿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挖掘国内资源潜力;另一方面加速构建再生铝循环体系,鼓励建设回收基地和产业集聚区,并推动再生铝与原铝加工深度融合。数据显示,2024年电解铝产能置换政策已使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达25%,未来三年这一比例将提升至30%以上,为产业低碳转型奠定基础。

  三、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

  《实施方案》明确要求突破关键共性技术瓶颈:在冶炼环节推广新型节能工艺,在加工领域强化高端材料研发。同时提出通过赤泥综合利用技术攻关,使新增赤泥资源综合利用率超过15%,减少固废对环境的影响。这些举措不仅降低生产成本,还将催生新能源电池、汽车轻量化等新应用场景,开拓铝消费增长空间。

  四、市场导向下的产业结构深度调整

  针对氧化铝产能扩张过快与同质化竞争问题,《实施方案》设立严格准入门槛:新建项目需满足能效先进值和环保A级标准,并要求配套权益铝土矿资源。同时鼓励铝加工行业兼并重组,淘汰低竞争力产能,重点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集群。通过优化区域布局,推动电解铝向清洁能源富集区集聚,形成错位竞争、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总结:构建全球领先的现代化铝产业链

  《实施方案》以系统性思维统筹资源开发、技术创新与结构调整,为铝业高质量发展绘制了清晰路径图。通过强化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培育高端制造集群等多措并举,中国铝产业将在2035年实现引领全球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一进程不仅关乎行业自身竞争力提升,更是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推动制造业升级的关键举措,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和实现“双碳”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铝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