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粤港澳大湾区加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阶段,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正以巨正源新材料基地项目为引擎,探索传统石化产业向绿色高端化升级的创新路径。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重点推进的标杆性工程,该项目通过产业链协同与技术赋能,不仅填补了华南地区高端化工材料供应缺口,更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点。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新材料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总投资156亿元的巨正源新材料基地项目,以C1及C3绿色环保新材料产业链为核心,规划建设丙烷脱氢、聚丙烯、醋酸及酯等十余套生产装置。依托毗邻广东石化项目的区位优势,项目通过整合合成气与丙烷资源,构建从基础原料到高端材料的全产业链条。一期醋酸工程即将投产后,将形成年产150万吨醋酸产能,并配套83万吨合成气深冷分离装置,为下游醋酸乙烯、丁辛醇等产业提供稳定原料保障。这一布局标志着揭阳正式迈入绿色新材料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进一步强化其在粤港澳大湾区石化产业带中的战略枢纽地位。
项目推进过程中展现出的制度效能尤为引人注目。建设团队率先将"规划方案与人防易地并联审查"模式应用于审批流程,在传统串联环节中实现同步推进,成功缩短15天关键节点时间,成为揭阳市工程建设项目改革的典型案例。从土地获取到实质性开工仅历时45天的"园区速度",既体现了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也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了可复制的高效范式。这种政企协同创新机制,为后续产业项目推进积累了宝贵经验。
通过构建C1/C3双链并行体系,巨正源基地实现了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与产品附加值提升的双重目标。上游依托广东石化项目的原料保障优势,中游通过醋酸装置填补华南市场高端产能空白,下游则联动发展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品等深加工产业。这种纵向整合不仅形成年产值超百亿的核心产业集群,更带动周边物流运输、技术研发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据测算,项目全面投产后可年创税收超10亿元,并为当地创造超过2000个就业岗位,持续释放绿色石化经济的乘数效应。
在环保标准日益严苛的行业背景下,项目采用国际领先的清洁生产工艺,单位产品能耗较传统工艺降低18%,废水回用率达95%以上。通过技术迭代实现碳排放强度下降23%,彰显了绿色制造的核心理念。与此同时,高端醋酸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将有效缓解华南地区进口依赖现状,预计每年减少区域化工原料运输成本超5亿元。这种兼具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为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实践样本。
巨正源新材料基地的建设进程,不仅是揭阳落实"一化一海五优特"产业战略的关键落子,更折射出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层逻辑——以重大项目带动产业集群,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最终实现区域经济能级的整体跃升。随着醋酸装置即将投产,一个集资源循环、技术领先、生态友好于一体的新材料产业基地雏形已现,为广东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基地注入强劲动能,并将持续赋能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链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