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生猪市场的回暖和养殖企业成本控制的不断优化,2024年生猪养殖行业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多家生猪养殖上市公司纷纷披露了亮丽的业绩报告,展现出行业在政策调控与市场机制双重作用下的深刻变革。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养殖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4年,生猪养殖行业迎来了价格的回升,成为企业盈利改善的关键因素。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49.06亿元,同比增长16.66%;净利润达到92.45亿元,成功扭亏为盈。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公司肉猪销量的增长和销售价格的上升。
除了价格回升,成本控制也是生猪养殖企业实现盈利的重要因素。牧原股份在2024年通过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疫病防控等措施,成功将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至13元/千克左右,相比年初下降了2.8元/千克。ST天邦同样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2024年第四季度育肥完全成本已下降至13.93元/千克,相比第一季度下降了2.79元/千克。这些企业通过不断改善养殖效率、提升满负荷率、优化出栏结构等途径,进一步降低了养殖成本,提升了盈利能力。
为了应对饲料原料与生猪价格的大幅波动风险,多家生猪养殖上市公司积极参与套期保值操作,利用期货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牧原股份、罗牛山等企业通过开展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有效降低了价格波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展望未来,随着生猪养殖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的持续增强,以及企业在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不断创新,2025年生猪养殖行业有望在稳定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养殖行业分析指出,多家企业已明确提出了2025年的成本控制目标,如牧原股份希望阶段性达到12元/千克的成本目标,ST天邦则计划将育肥完全成本进一步降至12.8元/千克以下。这些目标的设定,体现了企业对未来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的信心。
2024年,生猪养殖行业在价格回升和成本控制的双重作用下,实现了显著的盈利改善。多家生猪养殖上市公司披露了亮丽的业绩报告,展现出行业在政策调控与市场机制双重作用下的深刻变革。展望未来,随着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的增强和企业在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不断创新,生猪养殖行业有望在2025年实现更加稳定和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