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药品市场的增速已降至4%以下,并且未来几年很难提高, 主要原因是进入21 世纪以来,国外大型药企的创新药研发成本不断上升、周期越来越长、新药推出速度减慢,同时伴随前期大批专利药物陆续到期,因此销售增速放缓。
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药品消费需求增加,制药工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医药制造业可以分为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兽用药品制造、生物药品制造、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七个子行业。
2019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57998.3亿元(约5.8万亿),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为由2017年的6.36%提升至2018年的6.39%。
2019年我国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26327亿元,同比增长约为8.5%;从销售额来看,2019年药品市场销售额达到17816亿元,同比增长4%。
2020年,我国医药批发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扣非净利润增速同比下降分别为3.73%、4.16%。批发上市公司有息负债为2156亿元,总资产为5307亿元,有息负债率为40.6%。
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高于10%,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以上,通过国际先进水平GMP认证的制剂企业达到100家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8%,医药工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
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4%,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年均增速分别为17.4%和14.5%,始终位于工业各行业前列。“精准医疗、转化医学为新药开发和疾病诊疗提供了全新方向,基于突破性技术的创新药不断出现,肿瘤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等新技术转化步伐加快。”
工业最大的买单方-医保基金已进入,精细化控费阶段,而非原来的‚粗放式增长,因此医疗保健行业的上下游均面临着结构性的调整,2020年医保目录也体现了重点放在刚需治疗性用药的趋势。控费大环境下,低质低效的仿制药和辅助用药首当其冲,招标降价使得大量仿制药企的销售额和毛利率明显下滑。一致性评价也将促使不具备技术和资本优势的低端仿制药企逐渐失去市场。
《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从增强产业创新能力等8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任务部署。上述负责人表示,要加快推进医药工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新业态;严格质量安全监管,促进化学仿制药等重点领域质量提升;发展临床急需产品,加强基本药物供给能力建设;引导企业重组整合,构建分工协作、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先进制造体系,提高产品集中度和生产集约化水平。
从全国来看,基层医疗包括公立的社区卫生服务在过去十年医改中得以发展,国家强调基本公卫服务注重慢病管理、疾病预防,以治疗为中心转向以预防为中心。2020年2月14日,中央全面深改委第十二次会议上提出,要健全“全科医生培养、分级诊疗等制度“,国家卫健委诸宏明副司长2月16日表示,“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全国近400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做到了全出动、齐上阵,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非常重要而独特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由于疫情影响,我国互联网在线医疗行业需求大幅增长,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可能迎来新一轮的增长机会,预计行业未来将进入规范化发展的高速增长期。目前我国的医疗服务体系仍是以大型公立医院为主体的,优质医疗资源仍相对集中,在疫情“考验”之下,对我国分级诊疗提出了新要求,全国范围内的分级诊疗机制有待深化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