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物流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开年以来,物流市场展现出稳步复苏的态势。尽管受到季节性因素的影响,部分指标出现小幅波动,但整体来看,物流行业在节后复工潮中逐渐恢复活力,特别是东部和中部地区表现尤为突出。新订单指数上升、企业预期向好,显示出物流市场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根据最新数据,2025年2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49.3%,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这一变化主要受到春节假期后工作日减少的影响,但随着节后复工的有序推进,物流市场迅速回暖。2月下旬,民生消费、冶炼化工、装备制造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物流需求明显增加,推动了东部和中部地区业务量的回升。
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物流业务总量指数分别达到50.3%和50.2%,均处于扩张区间。特别是2月下旬,随着复工复产步伐加快,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快递业务量、干线普货运单量以及港口作业量环比增长显著,其中东部地区企业业务量增长约5%,中部地区增长约3%。相比之下,西部地区尚未出现明显增长。
尽管物流市场整体面临一定的波动压力,但企业的微观经营状况表现稳健。数据显示,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主营业务利润指数环比分别上升0.4个百分点和0.9个百分点。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盈利能力稳中有升,2月份主营业务利润指数较上月分别增长0.2、0.3和0.1个百分点。
2月份新订单指数为50.6%,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三大区域均保持在扩张区间。其中,西部地区的新订单指数达到52.3%。这一数据表明,物流市场对未来的预期较为乐观,企业信心进一步增强。
从年初两个月的运行情况来看,物流行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节后复工有序进行,东部和中部地区率先恢复,西部地区则蓄势待发。2月份西部地区的新增订单指数和预期指数均高于其他区域,这预示着后期西部地区物流业务将迎来更快增长。
总结
总体来看,2025年物流市场开局良好,尽管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但节后复工推动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快速复苏。新订单指数上升、企业预期向好以及区域发展差异化的趋势,为全年物流行业的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未来,西部地区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进一步推动物流市场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