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带动了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对全球肉类消费造成直接的影响,人均肉类消费逐年增加。2018年,全球猪肉消费达12.3千克/人。下面进行养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公司+农户”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受地方政府的欢迎和支持。 由于养殖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养殖企业对于地方政府的最大贡献在于帮助增加农民就业、 提高农民收入。这种能够带动更多农业实现就业与增收的模式,更符合地方政府的扶持方向。
养殖行业分析表示,养殖行业属于重资产投入行业。 资金及土地是限制行业内公司养殖规模扩大的最大约束因素。 高固定资产投入严重制约了养殖规模的扩张。
养殖行业发展趋势一、消费升级推动产业升级
如果我们把猪肉消费主力算成是70后、80后、90后人群,由于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以及健康的消费理念,消费者对安全、优质、品牌和特色猪肉产品更加喜好,消费越来越多样化。消费升级倒推产业升级,安全、健康、有特色的产品将是未来市场发展的方向。产业链上游积极向下游延伸,下游企业也开始往上游拓展。
养殖行业发展趋势二、养殖向标准化、专业化发展
我国生猪产业发展正处在规模化发展起步加速阶段,生猪养殖专业化进程在不断加快。未来行业龙头不断纵横向整合壮大,其他养殖户将走专业化分工,生猪养殖模式将会越来越标准化、专业化。除了传统的繁育到肥猪出栏一体化的养殖模式外,种猪培育→仔猪哺育→育肥饲养,各养殖阶段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比例将不断增加。
养殖行业发展趋势三、产业与金融深入结合
由于生猪养殖天然周期的存在,生猪价格呈现出周期性波动,即“猪周期”。猪周期对整个产业链影响巨大,猪价上下波动,产业链上下游经营利润极不稳定,市场风险很大。产业规避风险的诉求很迫切,从国内外市场发展经验来看,生猪产业融合金融工具将成为产业上下游规避风险、稳定生产的趋势。
未来,细分企业不断整合壮大,而其他养殖户走向专业化分工。除了传统的繁育到肥猪出栏一体化的养殖模式外,“种猪培育→仔猪哺育→育肥饲养” 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比例将不断增加。此外,适度的规模经营可有效克服养猪业生产的瓶颈,提升产品的安全性,提高经营效益,实现规模化养殖与效益并行。以上便是养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的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