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基础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配件行业技术特点
 配件 2019-06-12 09:52:40

  汽车配件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加入WTO以来,我国汽车配件行业规模迅速扩大,截止2018年汽车配件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2694.99亿元,整体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个别产品已经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以下是配件行业技术特点分析。

配件行业技术特点

  我国汽车配件的发展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一汽、二汽的建立开始逐步发展。根据汽车配件市场分析,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汽车配件生产主要为卡车进行配套,行业发展相对较慢;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乘用车工业的起步和发展,我国的汽车配件企业与整车制造商逐渐分离,通过技术引进、降低成本、改善技术工艺、提升产品质量获得迅速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汽车配件市场进一步开放,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吸引国际汽车配件企业陆续在我国合资或独资建厂,促使我国汽车配件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现跟随笔者来了解汽车配件行业技术特点:

  1、周期性

  汽车市场的发展与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情况有较大关系,经济发展良好时汽车的消费需求比较旺盛,经济下滑时汽车的消费需求通常也会有所下降。汽车配件市场发展与汽车市场的发展情况密切相关,因此也会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而出现波动。目前我国国民经济仍处于持续增长阶段,汽车市场规模也不断增长。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未来一段时间内汽车和汽车配件行业仍有望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

  2、季节性

  我国汽车配件产业的营业收入从2000年的591.66亿元上升到2018年的 12694.99亿元,年均复合增速22.68 %;利润总额从2000年的39.73亿元上升到2018年的902.68亿元,年均复合增速23.15 %;研发投入从2000年的15.52亿元上升到2018年的271.99亿元,年均复合增速21.03 %;研发人员数量从2001年的1.69万人上升到2018年的14.39万人,年均复合增速15.3 %。由于汽车的生产与销售除受节假日影响外,无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汽车配件行业也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3、区域性

  我国汽车整车由大量配件组成,其中总成配件又包含众多单元件。我国国内配件企业在产品布局,合作规划等方面与国外先进配件企业还存在不小差距,强项产品还基本处在轮毂、内外饰等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上,而技术含量和利润较高的动力总成核心零配件上,国内企业才开始取得突破,在技术含量更高的电子电器控制系统方面,还基本被外资把控。我国大多数本土零部件企业的内部管理与国外优秀企业相比,在战略制定、精益生产、精益物流、质量管理等方面仍然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通过上述三个汽车配件行业技术特点分析,我国目前汽车配件行业现已基本形成东北、京津、华中、西南、长三角、珠三角六大零配件形成若干产业群,使得分工更精细、产品更专业、信息更集中、物流更便利,行业效益明显提高,并已形成为国内整车厂供货配套的体系。汽车工业产业链较长,涉及的配件众多,大致可分为发动机部件、传动系部件、制动系部件、转向系部件、行驶系部件、点火系部件、燃料系部件、冷却系部件、润滑系部件、电器仪表系部件等等,每个系列部件又有更多的细分。

  总的来说,得益于我国汽车产销量、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和配件采购的全球化,我国汽车配件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预计我国江浙一带,山东、河北、河南,福建、安徽等区域都将是未来活跃在汽车后市场和出口市场的区域规模大生产配件产业集群的代表。以上便是配件行业技术特点分析所有内容了。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配件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