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轮胎工业发展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我国轮胎工业也实现快速增长,截止2018年轮胎产量达到7.42亿条,占世界轮胎销售额比例的3.63%。以下是轮胎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
轮胎市场分析,2018年10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消息,为贯彻落实《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范轮胎行业发展,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强环境保护,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促进轮胎行业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轮胎产业发展形势,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轮胎产业政策》。
《轮胎产业政策》已经颁布实施,这将使我国轮胎产业由大变强,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轮胎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新政策力促轮胎产业转方式、调结构,提高整个行业综合竞争力,鼓励发展节能环保的高性能子午胎、巨型工程子午胎以及宽断面、扁平化乘用子午胎以及无内胎载重子午胎。
我国轮胎行业的相关企业众多,目前规模以上轮胎企业有600多家,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区,其中山东省拥有逾300家。我国轮胎行业销售额排名前10位的企业市场占有率约30%,大多数厂商规模普遍偏小、技术水平低、研发能力弱,产业集中度偏低,我国轮胎行业尤其是中低端产品整体处于充分竞争状态。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我国轮胎工业快速发展,轮胎产量逐年上升。2009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轮胎生产大国,年产量为3.85亿条;2014年、2015年和2016年我国轮胎产量分别为5.62亿条、5.65亿条和6.10亿条,同比增长分别为0.5%和7.9%。
从2010-2018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变化情况看,增速始终保持在10%以上,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态势。2017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21743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82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1.85%,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8695万辆,增长12.9%;民用轿车保有量12185万辆,增长12.0%。轮胎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2018年截至9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35亿辆。综合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态势和替换轮胎市场份额,可以得出结论,未来,国内轮胎需求将稳步提升,轮胎行业潜力大。
目前,我国的轮胎总产能连续十年排名世界第一,但产能集中度、技术含量、环境保护等方面严重阻碍中国轮胎企业的发展,政府积极引导中国轮胎企业进行转型,工信部、中橡协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及法规积极引导国内的轮胎企业进行转型,山东省占据全国轮胎一半以上的产能,也积极出台政策、设立产业并购基金等手段推进省内轮胎行业的转型。
综上所述,我国轮胎行业发展极不平衡,整体技术水平仍处于国际的低端水平,研发能力处于起步阶段,品牌意识不强,专利主要集中在少数大企业。未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复苏,轮胎行业经济增幅回升特征明显。以上便是轮胎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