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餐饮市场上最火的莫过于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了,现在很多用户吃饭点餐都会想起各种手机外卖APP,接下来小编就来介绍一下未来三年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的发展趋势。
2014年和2015年,餐饮行业O2O的概念都非常火,几乎所有的餐饮行业都在做OTO,在餐饮O2O疯狂的补贴下,大量餐饮行业进入,一时间,外卖撑起了餐饮行业的繁荣。
有报告预计2015年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规模将达到4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7%。目前,餐饮外卖的互联网渗透率仍然较低,随着送餐物流不断完善、技术进步、城市扩展等因素驱动,预计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在未来5年内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455亿元。
目前,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中占据主要份额的仍然是白领商务市场和学生校园市场,而生活社区市场整体规模较小,行业空间有待进一步挖掘。但是,随着平台业务规划的不断完善深入,生活社区必将成为外卖平台下一个重点拓展的细分市场。相比白领和学生用户,社区用户对正餐需求旺盛,消费支出更高,对服务和菜品质量要求严苛,但对补贴敏感性较低,所以需要外卖平台一方面加强中高端餐饮商户的引入,另一方面持续提升服务能力。未来,生活社区在外卖整体市场的份额占比有望与白领商务市场看齐。更多最新餐饮外卖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餐饮外卖行业市场竞争力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送餐及时性是影响外卖用户消费体验的重要因素。2015年,各大外卖平台都在送餐物流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通过自营、代理、众包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完善送餐物流系统,包括饿了么、美团外卖和百度外卖在内的主要外卖平台,自配送订单占比都在快速提升。而送餐物流系统也成为外卖平台的重要竞争壁垒,不仅支撑起现有的餐饮外卖业务,而且是外卖平台拓展延伸外送业务的重要载体。
餐饮外卖是高频、刚需业务,用户活跃度较高,随着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外卖平台积累了丰富的流量资源,而横向往餐饮外卖的周边品类做拓展,不仅可以提高流量的利用率,还可以实现由单一垂直业务向综合平台升级。目前,各大主流外卖平台都开始不断延展品类版图,开通生鲜、商超、鲜花、药品等外送品类。此外,由于餐饮外卖的配送时间相对集中,所以引入更多品类可以填补配送团队在用餐闲时的业务空缺,提升其产出效率。
为了给用户提供丰富的外卖选择,外卖平台不断在线下拓展商户资源。目前,各大外卖平台的合作商户数量都达到了数十万量级。对于其中比重最大的中小商户来说,食材采购是长期困扰他们的难题,因为本身需求量不大,所以很难实现规模化批量采购,采购成本较高。而外卖平台掌握着大量用户消费数据,对合作餐饮商户的真实运营情况也了如指掌,知悉商户对不同食材的动态需求,这些都为外卖平台拓展食材供应市场提供了足够的数据支持。通过聚合大量中小商户的采购需求,平台可以实现规模化集中采购,帮助商户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借助外卖平台的配送系统可以有效提升食材的配送周转效率,减少商户工作量。进入上游食材供应市场,不仅可以帮助外卖平台获取更多营收来源,完善生态布局,也可以提升商户满意度,稳固双方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