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综合物流服务企业经营模式比较
对于重资产型和轻资产型的综合物流服务企业来说,由于对关键物流设施所有权方面的差别,导致各自在物流服务的组织方式与控制方面都存在一定区别,各自的未来业务发展方向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物流企业类型
|
竞争优势
|
竞争劣势
|
业务发展可选择的方向
|
重资产型(拥有码头、储罐等物流设施)
|
关键物流设施具备垄断因素,易于延伸提供增值服务
|
产能利用率低会降低净资产收益率
|
(1)提高产能利用率,适时扩充物流设施服务能力;
(2)沿供应链上下游进行服务延伸,提升服务综合性,以增强客户的依赖度;
(3)条件许可时,进行异地扩张,复制已有服务模式。
|
轻资产型(依托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
具备集成服务优势,利于差异化竞争
|
个别环节依赖外包服务,控制力较差
|
(1)通过不同业务环节之间的客户资源共享,可以有效拓展市场;
(2)通过模式复制,开发新客户;
(3)外延式扩张,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20年中国第三方物流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中显示: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重资产型的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在注重原有业务拓展的同时也倾向于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延伸服务链。但重资产型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短时间内仍将主要体现为其所拥有的关键物流设施以及多年业务运营所形成的规模效应。而对于轻资产型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来说,其核心竞争力则主要体现为服务模式的变革和创新,并实现跨服务行业跨地域区域的成功复制。
二、物流企业的盈利模式分析
客户将其物流环节外包给物流服务提供商,后者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的服务以及提供延伸的增值服务为客户节约成本、提升利润。物流服务商所提供的基础服务包括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加工、信息咨询等,涉及了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其中,商流是反映买卖过程,体现所有权的转让,是其他三流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一单买卖,供求双方先签订合同,约定价格、数量、质量、运输方式、交货时间、交货地点,于是“商流”活动开始,并进入到“物流”阶段,包括货物的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物流的顺利开展还需要结算、付款等“资金流”的配合。而商流、物流及资金流也都离不开“信息流”,即信息的传递和交换。在所有上述的活动中,专业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基础功能是作为“中介”(代理商或直接供应商),负责提供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加工、信息咨询等服务。
目前物流企业的收入通常体现为服务费、价差及汇差等。其中,按业务量一定比例收取的服务费是物流企业的基础性收入来源,也是多数物流企业收入主要形态的体现。各种收费方式的具体情况如下:
1)服务费——物流企业作为服务提供者或中介商,按照发生业务量或金额的一定比例收取的费用,计费方式为“元/吨”、“元/立方米”、“元/交易额”等。例如中储股份(600787.SH)的钢材、铁矿石代理经销业务按货值的约1%收取代理费,仓储业务按业务量收取报关费、装卸;保税科技(600794.SH)的液体化工品码头仓储按仓储量收取约50元/吨的服务费;澳洋顺昌(002245.SZ)按加工服务收取服务费;怡亚通(002183.SZ)的采购执行、分销执行业务按业务值的1%-2%收取服务费等等。
2)价差——物流企业作为中介商,有时亦作为直接供应商,从上游买断货物,配送给下游或直接作为经销商;当货物的市场价格上升时,可为物流企业带来额外的利润,但物流企业同样面临着价格下跌的风险。例如中储股份(600787.SH)从事的钢材、铁矿石自营经销业务;怡亚通(002183.SZ)的深度分销业务,从供应商买断货物后,直接分销至大型卖场、门店、超市等。
3)汇差——物流企业在其提供的服务涉及了跨境货币支付时,由于汇率波动而获得的收益。以怡亚通(002183.SZ)的代理采购业务为例,怡亚通在处理客户资金的过程中,利用人民币升值预期,将付汇与金融工具有效结合,获得无风险汇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