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我国粮油产业正进入以提升单产、优化结构和强化供应链为核心的发展新阶段。在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自给率超过95%的基础上,2025年的产业布局进一步聚焦于全链条升级和区域协同,推动粮油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迈进。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粮油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进一步扩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实施规模,农业农村部将以702个整建制县市为基本单元持续发力。目标包括玉米、水稻平均亩产提高5-10公斤,大豆平均亩产提高1-3公斤,服务带动29万农户参与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覆盖粮食播种面积78.2万亩以上。2024年,粮食平均亩产已达394.7公斤,同比提升5.1公斤,单产提升贡献率超过80%。同时,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涉及21种作物,推介品种总数326个,其中粮油作物品种191个,占比近60%。这些举措旨在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单产差距,例如当前我国玉米亩产比美国低300多公斤,大豆比美国低约100公斤。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开展“减油”行动,2024年启动的《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2024—2035年)》设定了2035年全谷物在居民膳食消费中比重明显增加的目标。目前,我国全谷物消费占谷物消费的比例不足1%,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天全谷物和杂豆摄入量应占全部谷物的25%—50%。在产业端,功能性粮油市场规模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超15%,有机粮油产品市场规模在2023年突破800亿元,同比增长25%,但认证覆盖率仍不足3%。某头部企业推出的针对健身人群的高蛋白杂粮包,上市首月即实现千万级销售额,体现了市场对高附加值粮油产品的旺盛需求。

技术渗透率每提升10%,行业平均利润率可增加3-5个百分点。目前,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其中小麦超过97%;农机保有量达2亿台套;智能农机覆盖率已达35%。北斗导航播种系统使小麦亩均增产5.2公斤。2025年,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10项、主导品种133个、主推技术143项,为粮油产业技术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例如,多种真菌毒素快检新技术可在13分钟内完成检测,累计销售快检仪器6000多台,荧光定量快检卡2000余万条,并获得多项科技进步奖。
在区域层面,新疆2011年至2023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558万亩,2024年国家下达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434万亩,累计争取财政补助资金112.91亿元。2024年新疆冬小麦百亩、千亩、万亩集中连片单产分别达到795.8公斤/亩、756.2公斤/亩、720.4公斤/亩,创全国大面积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内蒙古2023年在12个盟市、75个旗县建成单产提升示范区545万亩,打造21个玉米和13个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辐射带动“吨粮田”面积达800万亩,粮食平均单产提高7.4斤/亩。2024年,内蒙古粮食产量首次达到820.1亿斤,单产提升示范区达到1040万亩,创建855万亩吨粮田。某市2025年目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11.11万亩以上,产量保持在147.25万吨以上,并统筹专项资金用于高产竞赛、撂荒耕地治理、测土配方施肥、早稻集中育秧补助、油菜机械化及微生物肥技术研发推广。
2025年,RCEP成员国间粮油贸易额或突破3000亿美元。2024年国际市场价格显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玉米、大豆价格同比均有下降,泰国、越南、巴基斯坦白米价格同比降约20-23%。国内市场价格方面,2024年12月底小麦、玉米、大豆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6.7%、16.8%和20.5%,而菜籽油价格同比上涨10.4%,豆油价格基本持平。近期周度数据显示,粮油竞价交易成交率在13%至37%之间波动,不同品类和地区差异显著,部分地方储备粮销售出现流拍。
综上所述,2025年我国粮油产业布局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基石,通过单产提升、技术集成、结构优化和区域协同,正稳步构建更高效、更绿色、更具韧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自给率保持高位的同时,产业升级与市场调节共同推动粮油价值链向高端延伸,为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