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深圳二手房市场在政策与市场双重作用下呈现"波动中趋稳"态势,截至2025年10月,全市二手房成交连续8个月保持5000套以上规模,区域分布与价格策略持续调整。随着技术手段优化交易效率,中介行业规模回升至有效备案机构2183家,同比增长8.3%,从业人员数量同步增长9.3%。以下从产业布局、技术应用及市场动态多角度展开分析。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二手房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指出,深圳二手房市场在"905新政"等政策持续发力下,11月前两周成交数据延续增长态势:上周签约量环比增长3.7%,此前一周增长3.8%。技术手段在房源匹配与带看效率上的应用,叠加传统销售旺季,推动购房者入市意愿增强。高性价比房源成交周期缩短,10月份全市二手房录得量达5547套,核心区域如龙岗、罗湖、福田、南山、宝安、龙华持续占据成交主力。
从区域表现看,深汕、罗湖、福田三区10月二手房录得量环比上涨,其中深汕区以45.8%的涨幅居首。技术应用在区域市场分析中的深化,助力开发商与中介精准定位需求热点。而传统核心区域如南山、宝安等则通过存量房源优化与价格调整维持交易活跃度。
截至2025年11月1日,深圳房地产中介行业备案机构与从业人员数量同比双增,分别达8.3%和9.3%。技术驱动下的行业效率提升与市场稳定性增强,吸引从业者持续投入。数据显示,二手房挂牌量自5月起连续5个月上升,10月重点监测14城二手住宅挂牌量达205万套,环比增长1.4%。
尽管成交热度回升,"以价换量"仍是市场主流策略。10月百城二手住宅均价环比下跌0.48%,一线城市价格跌幅居首,深圳购房者仍以价格对比为核心考量。技术工具在价格监测与需求预测中的应用,虽助力交易透明化,但政策效应释放后四季度市场面临下行压力,需警惕需求透支风险。
来看,2025年深圳二手房市场在政策支持、技术赋能与产业布局优化的多重作用下,呈现供需两端逐步企稳的态势。区域分化与价格策略调整将持续影响市场走向,中介行业规模的扩大反映从业者对市场韧性的信心。然而,全国百城房价持续32个月环比下跌的背景下,深圳市场仍需平衡价格调整与交易可持续性,技术手段在风险预警与供需匹配中的深化应用将成为未来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