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我国物流行业正处于结构优化与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1-7月社会物流总额突破200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2%,展现出需求扩张、技术赋能和区域协同并进的发展特征。在高端制造、数字智能、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的背景下,物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升级重塑增长格局。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物流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数据显示,2025年1-7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201.9万亿元,同比增长5.2%,延续了近年来稳健发展的态势。其中工业品物流作为核心支撑板块,以5.7%的增速高于整体水平0.5个百分点,35个行业实现正增长,覆盖超85%的监测领域;335种工业产品产量同比提升,半数以上呈现扩张趋势。消费端需求同步回暖,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增长6.2%,显示消费升级与民生保障持续强化。
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引领物流需求的新增长极。7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相关物流量同比增长9.3%,其中模拟芯片、3D打印设备等高端产品增速突破20%;新能源汽车和锂离子电池物流量维持约20%的高速增长,凸显绿色低碳转型对供应链效率的要求提升。数字智能领域表现同样亮眼,数字产品制造物流需求增长8.4%,机器人产业相关物流规模同比增幅超10%,反映智能化改造正加速渗透至生产服务环节。
区域发展呈现显著分化特征,中西部地区以更强劲的增长势头重塑物流版图。1-7月全国物流业总收入8.2万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西部地区业务总量指数达52.3%、中部为50.9%,均高于东部水平。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成效显著,中亚班列累计开行量同比增加23.2%,国际航空货运在跨境电商带动下完成货邮运输量38.8万吨,同比增长21.5%。电商快递业延续高景气度,业务总量指数达69.3%,成为连接消费市场与生产端的重要纽带。
技术应用正从局部突破转向系统化集成,低空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等新兴领域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7月物流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维持55.6%的高位,显示企业对中长期增长抱有较强信心。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和市场需求结构升级,物流业将在效率提升与模式创新双轮驱动下,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绿色化方向演进。
来看,2025年中国物流行业在总量规模稳步扩大的同时,正通过技术赋能重构产业生态:高端制造推动供应链价值重塑,绿色低碳倒逼运营体系革新,区域协同与国际布局拓展发展空间。未来随着自动化仓储、智能调度等技术的深度应用,物流业将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全球化资源配置需求,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持续释放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