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25年互联网保险行业趋势分析:互联网保险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发展势头迅猛
 互联网保险 2025-05-23 16:08:34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互联网保险行业凭借独特的优势快速崛起,成为保险领域备受瞩目的力量。它在市场规模、政策支持等方面展现出积极态势,但也面临着产品结构、信息安全、数据利用等诸多问题。同时,行业既迎来数字化战略驱动、市场空间扩容等机遇,也遭遇数据管理、产品创新等挑战。深入探究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寻求有效的发展对策,对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2025年互联网保险行业趋势分析:互联网保险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发展势头迅猛

  一、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现状:优势与瓶颈并存

  (一)互联网保险发展的优势

  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我国互联网保险虽起步晚于西方发达国家,但其市场规模却在不断壮大。自2013年10 月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成立后,互联网保险业务模式迅速发展,众多营销中介平台相继涌现。截至2022年底,我国互联网保险公司从 2013年的60家增长至129家,保费规模也呈逐年递增趋势。2022年原保费收入规模达到 4782.5 亿元,同比增长 26.6%,占国内保险行业原保费收入比重达10.2%,互联网保险在保险行业的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政策支持力度强劲:国家政策为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作为保险行业新业态,互联网保险自开展业务以来就受到高度重视,近 3 年更是不断有各项政策出台,从业务开展到行业监管等多个方面给予支持。如 2020 年 6 月的相关通知规范销售行为,减少流程纠纷;2020年12月的监管办法对业务进行全面监管等,这些政策为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二)互联网保险发展的瓶颈

  产品结构单一,同质化严重:随着互联网公司数量增加,互联网保险产品看似丰富,但结构较为单一,同质化程度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弱。互联网保险产品主要集中在以车险为主的财产保险和以分红险、万能险等理财类保险为主的人身险。在产品设计上,保险费率制定、保障范围、理赔方式等方面大同小异,同类产品竞争多以价格战为主,整体呈现以高收益险种为主体的单一化结构,消费者难以区分产品特色和优势。

  信息安全与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互联网信息发展在拓宽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同时,也对信息安全监管提出更高要求,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行业重点关注问题。在保险业务开展过程中,网络安全意识缺失和设备保管不当,可能导致网络第三者攻击风险,信息技术监管不到位进一步引发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近两年,保险公司投诉案件虽总体下降,但仍处于高位,2023 年第一季度达 26188 件,其中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投诉占比均为 56.48%,主要投诉事件为销售纠纷和理赔纠纷。销售中,保险公司可能隐瞒产品潜在风险,侵犯消费者知情权,信息安全监管不到位还可能导致消费者信息泄露,威胁其信息和财产安全。

  数据资源价值未充分释放:与传统保险企业不同,互联网保险企业以线上业务为主,依赖互联网海量数据开展业务,数据资产是其主要构成部分,充分释放数据资源价值对互联网保险发展至关重要。但从互联网企业经营现状来看,尽管保费规模逐年增加,盈利状况却不佳,基本处于经营亏损状态,这表明其内部数据资源价值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实现数据资源价值的充分释放是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的关键方向。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互联网保险业的机遇:前景广阔

  (一)国家数字化战略驱动发展

  互联网保险业务依赖互联网数据,国家数字化战略是其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国家已将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强调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和发展数字经济,数据资源利用成为建设数字强国的重点领域和重要手段,数字化发展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国家及相关政府部门一系列数据经济政策文件和报告的出台,完善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为互联网保险企业提供政策支持,激发了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潜力。

  (二)市场空间不断扩容

  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持续增加,网民结构年轻化趋势显著,互联网保险普及率进一步提高,为行业发展拓展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截至 2023 年末,我国互联网网民数量高达 10.92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 77.50%。从网民结构来看,30 - 39 岁人群占比最高,达 19.2%,主要是 “80 后” 和 “90 后” 年轻群体,为互联网行业发展注入活力。新增网民主要是 “95 后” 和 “00 后”,受消费升级影响,他们更倾向于接受互联网保险,网民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为互联网保险行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监管体系日趋完善

  完善的监管体系是互联网保险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数字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了更便捷的监管方式,降低了监管成本,推动互联网保险监管体系逐渐成熟。从 2011 年初步明确发展要求,到 2015 年首个系统性监管制度发布,再到 2020 年进一步明确业务及监管边界,随着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不断成熟,监管体系也在持续完善。

  三、数字经济背景下互联网保险业的挑战:困难重重

  (一)数据管理与应用成本高

  据《2025-2030年中国互联网保险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相较于传统保险,互联网保险业务高度依赖互联网海量数据,保险公司在数据采集、筛选、加工处理和应用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以不同险种为例,对医疗保险、人身险、车险等,保险公司需基于采集的大量数据对客户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和存储,并分类管理,这一过程成本高昂。在数据应用时,还需考虑时效性,不断更新数据,进一步增加了业务成本,如何实现数据管理与应用的降本增效是互联网保险业未来发展的一大挑战。

  (二)产品创新难度大

  保险产品结构多元化是互联网保险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互联网保险产品数量虽不断增加,但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数字技术的应用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降低了创新成本,同时也加剧了企业间竞争,互联网保险企业亟需创新产品模式,优化产品种类,以获得竞争优势,实现保险产品结构多元化。

  (三)风险管控任务重

  数字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提升互联网保险业务便捷性的同时,也加大了经营风险和消费者面临的欺诈风险。保险产品的保障性和审慎性特征与互联网保险产品创新的复杂性和快速传播特性相互矛盾,放大了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线上交易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使得消费者面临的欺诈风险增加,构建完善的风险管控平台和体系是互联网保险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对策与建议:破局之路

  (一)健全互联网保险法律法规

  随着消费模式转变,互联网保险业务模式已成为保险行业主流趋势,但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企业经营经验不足,多处于亏损状态,消费者线上保险维权体系不健全,信任度较低。为实现行业持续发展,需完善互联网保险业法律法规。首先,在原有《保险法》基础上补充互联网保险相关内容,明确企业经营范围、运营资质、信息披露等要求,规范业务开展。其次,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确保其有有效申诉举报渠道,维护合法权益。最后,强化监管,防范互联网保险诈骗事件发生。

  (二)融合数字技术创新保险产品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保险产品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互联网保险企业可利用数字技术扩大数据收集范围,深入挖掘和分析数据,实现保险产品设计的个性化和场景化。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更精准地收集客户个人信息和金融信息,以客户为中心设计针对不同群体的特定保险产品,还可根据客户特定需求定制个性化产品,实现保险产品开发的差异化和层次化创新。

  (三)强化信息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

  信息安全建设是互联网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筑牢信息安全壁垒、保护消费者权益至关重要。客户隐私与信息资源共享的矛盾易引发信息安全问题,实现两者平衡是互联网行业面临的难题。互联网公司应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建立完善的线上信息维护平台管理体系,规范管理流程,从客户信息采集、数据管理到隐私保护建立层级化管理模式,定期测试平台系统稳定性,制定风险应急策略,保障消费者权益。

  (四)加强数据资源管理与应用

  数据资产是互联网保险行业的核心资产,加强数据资源管理和应用对行业产品创新、业务拓展和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降低了数据获取成本,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但采集到的海量数据来源广泛、质量不一,难以直接使用。因此,利用数字技术对数据进行分类、筛选、存储和整合十分必要。互联网保险行业应借助数字经济提供的技术支撑,搭建数据资产管理平台,对数据进行有效加工处理和存储,合理利用数据开展业务。

  综上所述,互联网保险行业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发展势头迅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且获得了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同时也面临着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市场空间持续扩容等良好机遇。然而,行业发展也存在诸多瓶颈和挑战,如产品结构单一、信息安全监管不足、数据资源价值未充分释放,以及数据管理应用成本高、产品创新困难、风险管控任务重等问题。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融合数字技术创新产品、筑牢信息安全壁垒、加强数据资源管理和应用等一系列对策与建议的实施,有望推动互联网保险行业突破发展困境,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互联网保险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