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厨卫电器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25年电饭煲产业布局分析:电饭煲市场从普及走向细分
 电饭煲 2025-05-07 10:52:34

  在厨房电器领域,电饭煲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历经多年发展,电饭煲市场从普及走向细分,消费需求日益多元,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尤其是电磁电饭煲这一高端品类的出现,为市场注入了新活力,也引发了人们对电饭煲产业未来走向的诸多思考。

2025年电饭煲产业布局分析:电饭煲市场从普及走向细分

  一、电饭煲市场的过去与现状

  电饭煲在中国普及已有超二十年。曾经,电磁电饭煲作为高端产品,在国内市场推广遇冷。大约十年前,有品牌尝试推广电磁电饭煲,却因价格过高,少有人问津。那时,国内品牌技术尚不成熟,多处于模仿阶段,且具备购买高端电饭煲能力和意愿的消费者寥寥无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国际市场,电磁电饭煲以节能、米饭口感好的优势,成为高端电饭煲的代表,在日韩市场份额较大。《2025-2030年中国电饭煲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比如在日本,70% 的电饭煲都是电磁电饭煲,价格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日韩品牌的电磁电饭煲在中国零售价格大多在四五千元以上,而国内电磁电饭煲消费比例却一直很低,市场多被日韩品牌占据。

  二、电磁电饭煲的成本剖析

  电磁电饭煲价格居高不下,源于其 “三高” 特性。一是研发投入高,其控制系统既要控制电加热系统,又要控制电磁发热系统,还要精确感知温度变化以控制整个工作过程。而且,电磁电饭煲控制部分存在诸多日韩企业专利技术,国内企业为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控制系统,前期投入巨大。二是原材料成本高,电磁电饭煲在普通电饭煲基础上增加了电磁炉成本,像立体加热的电磁电饭煲,底部和四周都有电磁线圈,使用铜线更多,成本更高;同时,其电脑控制板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30%左右,远高于普通机械式电饭煲控制板的5%以内和智能电饭煲电脑控制板的10%以内。此外,电磁电饭煲内胆必须使用铁质或多层复合材料,厚度达 2mm,比普通电饭煲内胆更厚。三是工艺难度高,由于零配件多、组装工艺复杂,电磁电饭煲生产线产能低,人工成本是普通电饭煲的近十倍,普通电饭煲生产线日产量可达 2000 - 3000 台,而同样的工人生产电磁电饭煲每天仅三四百台。

  三、电磁电饭煲的市场前景

  2010年底,苏泊尔率先在国内市场推广电磁电饭煲,其认为中国市场已具备消费高端电饭煲的基本条件。不过,并非所有品牌都如此乐观。国内知名电饭煲品牌在掌握电磁电饭煲技术后,并未急于大规模推广。虽然国内已有部分消费者有实力和意识购买高端电饭煲,但整体占比仍较小。与日本 90% 的家庭新购电饭煲为电磁电饭煲相比,中国消费水平有限,且消费者对米饭口感品质的要求与日韩存在较大差异,还有很多地区主食并非米饭。因此,短期内,以电磁电饭煲为代表的高端电饭煲在中国可能只是市场的有益补充,难以成为主流。

  四、电饭煲市场的多元化趋势

  中国消费市场呈现多元化特性,厨房电器消费也不例外。电饭煲作为常见的厨房电器,在多元化消费的带动下,产品种类日益丰富。电磁电饭煲作为其中一员,虽目前市场份额有限,但随着技术发展和消费者需求变化,未来仍有一定发展空间。同时,传统电饭煲也在不断升级,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回顾电饭煲产业发展历程,从普通电饭煲的普及到电磁电饭煲等高端产品的出现,市场在不断变化。虽然电磁电饭煲面临成本高、市场成熟度不足等挑战,但随着消费者消费能力提升和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以及技术的持续创新,电饭煲产业未来充满机遇。在 2025 年及更远的未来,电饭煲产业有望在高端化和多元化的道路上持续发展,实现市场规模的进一步突破,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选择。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电饭煲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