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国际石油市场持续动荡,受OPEC+减产政策转向影响,主要原油期货价格在4月初经历剧烈下跌后维持低位震荡。在此背景下,某权威分析机构对国内三大石油企业进行了评级与目标价调整,并对未来数年油价走势作出重新评估。以下将从行业动态、企业表现及长期预测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油价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指出,分析指出,国际原油市场近期波动的核心驱动力源于OPEC+政策的重大调整。该联盟在4月意外加速解除减产协议,转而优先争夺市场份额。通过维持低油价环境,OPEC+试图迫使其他高成本产油国削减资本支出或产量,以此长期巩固自身市场地位。这一策略直接导致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自4月初以来持续承压,拖累相关能源企业估值。
在此背景下,国内三大石油企业的目标价及评级均出现调整:中国石化(00386)目标价从4.58港元下调至4.32港元,并调低至“持有”评级;中海油(00883)目标价由23.55港元降至22.14港元;中石油(00857)虽维持“买入”评级,但目标价仍从8.08港元下调至7.17港元。
基于当前市场供需格局与政策动向,分析机构对2025年至2027年的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期进行了系统性调整:
尽管短期预测下调显著,但长期油价中枢仍维持在每桶65美元不变。分析认为,虽然OPEC+的市场份额争夺可能压制近两年轻质原油价格,但全球能源转型与地缘政治风险或对中长期油价形成支撑。
面对持续低迷的油价环境,国内油企被建议通过以下路径应对挑战:
1. 强化资本支出纪律:优先保障高回报项目,压缩边际效益较低的勘探开发投入;
2. 加速低碳转型布局:在新能源领域抢占先机以对冲传统业务风险;
3. 优化资产组合效率:聚焦核心油气产区并推进数字化技术应用。
总结
当前国际油价低迷态势与OPEC+战略调整密切相关,短期内国内油企盈利能力面临压力,但长期行业前景仍受结构性支撑。未来企业需在成本管控、低碳转型及资产结构优化上持续发力,以抵御市场波动风险并把握潜在机遇。根据最新预测,布伦特原油价格将在2025-2026年维持每桶62至66美元区间,并于2027年后逐步回升至长期均衡水平附近。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五一”假期期间OPEC+超预期增产计划引发油市短时巨震,本次会议超预期的地方不只是产量超预期增加,而是对于OPEC+自2022年以来挺油价政策态度的转向和后续外交博弈的担忧。本次超预期增产主要与沙特等主导国希望维持组织的纪律性以及将要到来的美沙外交活动相关。当前全球原油供需结构逐渐逆转并呈现“松平衡”状态,若OPEC进一步增产则将逐渐呈现“供大于需”的现象,油市后续或仍存在压力。综合来看,在供给和风险事件的扰动下,国际油价整体或仍偏弱震荡,若关税扰动下宏观经济读数趋弱的预期兑现则对油价形成新的拖累。当前维持大宗商品市场表现黄金>铜>油的判断。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