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 证券 内容详情
2025-05-20 医美行业再起波澜 券商研报争议引龙头发声护航玻尿酸产业
 券商 2025-05-20 20:20:10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医美领域因券商研究报告引发激烈争论,某头部企业公开质疑部分机构对胶原蛋白赛道的过度吹捧,并直指相关研报存在误导性表述。这场围绕"玻尿酸是否过时"的论战背后,折射出资本概念切换与科研事实间的博弈。

  一、针对券商研报的质疑与行动——华熙生物向证监会反映不实内容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券商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今年5月,某医美龙头企业通过官方渠道对资本市场热炒的胶原蛋白概念提出异议,重点批评了多家券商发布的重组胶原蛋白相关研报。这些报告中存在"胶原蛋白安全性更高""功效全面超越玻尿酸"等缺乏科学依据的表述,被指刻意贬低透明质酸产业地位。该企业已就研报中"枉顾科学事实的内容"向监管机构反映,引发部分券商主动删除争议内容。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玻尿酸原料出口量仍达186吨,占据全球市场75%份额,印证其行业基础地位的稳固性。

  二、科学视角下的产业护城河——玻尿酸不可替代性与胶原蛋白协同研究

  企业强调透明质酸在衰老干预中的核心作用,指出其与胶原蛋白构成细胞外基质(ECM)的关键物质组合。通过力学共生、信号传导等机制共同维持组织功能,二者并非简单竞争关系。尽管重组胶原蛋白在抗衰领域升温,但现有证据显示其功效等级尚未超越玻尿酸。企业研发数据显示,在皮肤屏障修复实验中,含玻尿酸成分的测试样本渗透率较单纯胶原蛋白产品高出37%。

  三、财务压力与战略坚守——研发投入不减持续推动行业标准建设

  面对2024年净利润同比骤降71.6%的业绩压力,该企业仍保持美妆行业最高研发投入达4.66亿元。其参股公司益而康尽管在重组胶原赛道亏损564万元,却仍在推进骨科三类医疗器械研发,显示对技术路线的坚持。企业明确表示:"科研布局遵循ECM组学逻辑而非市场热点追逐",未来将主导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目前已完成透明质酸相关5项国标及多项药典修订。

  四、市场博弈中的科学倡导——呼吁回归理性竞争维护消费者权益

  行业协会联合倡议书指出,当前资本过度聚焦概念切换已扰乱产业生态。该企业提出"沙土高楼"隐喻警示短期投机风险,并透露正在推进皮肤科专家与科研院所的科普合作计划。值得注意的是,其自有品牌产品中已实现玻尿酸与III型重组胶原蛋白的协同应用,但强调这种技术组合是基于组学研究而非跟风炒作。

  总结

  这场围绕医美原料的争议本质是科学事实与资本叙事的碰撞。作为透明质酸全球龙头,该企业通过数据论证维护产业根基的同时,也展现出对新兴领域的科研开放态度。当资本市场热衷于"新贵登场"时,如何平衡概念创新与技术沉淀,将成为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课题。此次事件不仅关乎两家企业的竞争格局,更折射出中国生命健康产业在标准化建设、科学传播及监管协同方面亟待突破的深层命题。

延伸阅读

涉投行业务违规 中信、国投等多家券商遭监管警示(20250518/18:33)

又有多家券商因投行业务违规被监管“点名”。据上交所近日披露,因违反上市公司再融资分类审核机制适用规定,中信证券、国投证券及多位保代被监管警示。同时,华福证券、五矿证券也因在投行业务执业过程中存在多项违规行为,分别被上交所和深交所予以书面警示。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18日,今年以来,已有超过30家券商因投行业务违规被监管“点名”。从违规受罚情况来看,监管部门对中介机构违规行为,坚持“罚到痛处、禁到怕处”,同时加强了对中介机构收费、投行内控等方面的监管。 (第一财经)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券商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