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开年,信托行业迎来了一场“寒流”。受春节假期和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1月信托产品的发行和成立规模双双下滑,非标信托业务更是遭遇显著收缩。然而,这背后也折射出信托行业在转型中的阵痛与机遇。随着监管政策的持续优化和市场需求的调整,信托行业正逐步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2025年,信托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18万亿元,行业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2023-2028年全球及中国信托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1月,信托市场表现低迷。数据显示,1月共发行信托产品1945款,环比下降28.49%,同比下降22.2%;发行规模为1078.30亿元,环比下降27.87%,同比上升5.84%。与此同时,1月共成立资产管理信托产品2030款,环比下降16.87%;成立规模为613.96亿元,环比下降28.11%35。
这一下滑趋势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年末冲规模的高增长态势难以持续,1月市场回归常态;二是2025年开年以来金融市场波动加剧,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导致信托产品吸引力下滑。
非标信托业务在1月表现尤为疲软。数据显示,1月非标信托业务成立数量为1197款,环比下降13.52%;成立规模为456.75亿元,环比下降31.26%。其中,投向金融领域的非标信托产品成立规模降幅超过七成35。
非标信托的收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等业务规模快速下滑;另一方面,消费金融类产品资金募集规模大幅减少。在资金面宽松的背景下,消费金融公司更倾向于选择成本更低的融资方式,如银行贷款或债券发行,导致信托产品需求萎缩。
1月标品信托市场同样表现不佳。数据显示,1月标品信托成立产品833款,环比下降21.27%。标品信托的市场热度下降,主要与证券市场波动、投资者风险偏好调整以及信托公司发行策略变化有关35。
尽管标品信托成立规模下滑,但其在信托市场中的占比依然较高。信托公司对非标信托业务的依赖程度进一步上升,显示出行业在转型过程中对传统业务的依赖依然较强。
2025年,信托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数据显示,2024年信托资产规模约为18万亿元,2025年有望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将趋于平稳6。
在这一过程中,信托公司需要加强风险管理,优化业务结构,探索新的增长点。信托行业现状分析指出,基础产业信托在1月表现相对稳定,成立规模小幅下降但占比大幅上升,显示出其在市场中的重要性5。
2025年,信托行业在转型中面临挑战与机遇。1月市场的低迷表现反映了行业在调整期的阵痛,但也为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监管政策的持续优化和市场需求的调整,信托行业有望在2025年实现稳定增长,市场规模或突破18万亿元。投资者和从业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把握行业转型中的新机遇,共同推动信托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