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开篇综述)随着中国汽车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国际航运市场对专业化、绿色化运输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中远海运以新造船型与航线布局双线并进的战略举措,正通过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构建覆盖欧洲及地中海的高效物流通道,在助力中国车企出海的同时,为全球汽车供应链提供更优解决方案。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海运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3月25日,中远海运集团旗下的"文景口"轮与"中远盛世"轮同步靠泊上海海通码头开展装货作业。作为船队新成员的"文景口"轮是目前上海在建的最大新能源汽车运输船,拥有8600个标准车位,并搭载先进的LNG双燃料动力系统。该船交付后使公司专业汽车船运力扩充至16艘,预计完成25日夜间LNG加注作业后,将装载来自奇瑞、比亚迪等品牌的5567台商品车及工程机械,启程前往英国布里斯托、比利时泽布吕赫等欧洲主要港口。
同日开启首航的"中远盛世"轮则聚焦地中海市场,开辟了连接中国与代林杰港、比雷埃夫斯港等地的班轮航线。该船将运输3262台涵盖上汽、吉利等品牌的商品车及徐工工程机械,并通过每月1班的直达服务实现从中国到地中海港口仅需30天的快速周转。此举不仅新增了第五条国际班轮航线,更依托比雷埃夫斯港枢纽优势与当地支线网络形成协同效应。
中远海运通过整合"航运+港口+物流"资源,打造覆盖欧洲及北非12国的滚装船运输网络。在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设立的中转枢纽可实现干线与支线服务无缝衔接,为终端客户提供全程可视化供应链解决方案。预计到2026年,公司专业汽车船队规模将达约30艘,其中多艘配备LNG双燃料系统的新造船即将交付,进一步巩固其在绿色航运领域的领先地位。
新航线的时效性与网络覆盖能力显著提升:地中海直达服务较原有路径缩短运输时间超20%,通过每月1班逐步加密至双周班次后,将有效降低车企供应链成本。以比港为核心的物流网络可辐射法国、西班牙等5个欧洲国家及北非主要区域,配合黑海港口支线形成多向联动。这种立体化布局既满足中国车企对高效出运的需求,也为全球汽车制造商提供了更灵活的运输选择。
(总结)中远海运通过新能源船舶投放与战略航线开辟的双重创新,正在重塑国际汽车物流格局。从单船运力突破到区域网络优化,再到清洁能源应用推广,其构建的绿色智能供应链体系不仅提升了中国车企全球化竞争力,更为全球汽车产业低碳化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后续30艘专业船队计划的逐步落地,这一海运巨头在全球汽车运输市场的引领作用将持续强化。
华泰证券研报表示,2024年上半年出口需求向好叠加红海绕行,集运/干散/成品油运价及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原油轮受需求偏弱和OPEC减产负面影响,运价同比下滑。2024年上半年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波罗的海干散运价指数BDI/原油运价指数BDTI/成品油运价指数BCTI均值同比表现+128%/+59%/-4%/+21%(其中,2Q24运价均值环比+21%/+1%/-8%/-12%,集运环比走强/干散持平/原油及成本油环比走弱)。2024年上半年全国港口货物/外贸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4.6%/8.8%/8.5%。下半年进入传统旺季,我们预计海运各子板块运价同环比有望上行,港口吞吐量同环比或将进一步增长,推升航运港口个股盈利。
第六届“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于9月6-8日在厦门举办,主题为“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郑和研究会首席研究员贾大山指出,目前海运运力发展远远高于运量,在这样的情况下运价开始大幅度飙升,海运市场面临着高额的运价,甚至是一仓难求的局面。 “即使是今天运价高涨的情况下,我们的航速并不快,甚至是在逐步的减慢。”贾大山说。(睿见)
本周,前期连续拉升的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出现快速调整,远月合约波动较大,主力EC2408单周下跌2.83%,EC2410单周下跌17.49%,EC2412、EC2502单周跌超30%,EC2504、EC2506单周跌超40%。机构分析认为,地缘局势及现货运价拐点的预期加剧,是造成集运指数期货远月合约大幅回撤的主要原因。展望后市,预计现货运价将逐步趋于见顶,但扰动因素可能仍有反复,建议交易者谨慎参与。(上证报)
“当前的海运市场回到了类似于疫情期间的情况,例如出现港口拥堵、设备短缺、运力不足等,推动海运运价上升。”DHL全球货运亚太区首席执行官Niki Frank告诉记者,此次海运形势和疫情期间不一样的是,驱动原因在于红海危机下船舶绕行带来的运力供给不足以及需求上升两方面。 运力不足的情况大概还要持续多久?Niki Frank告诉记者,看不到新增运力,红海危机短期不会彻底解决,此外目前高需求仍在持续,因此预计至少未来三至四个月海运运力紧张问题不会有明显缓解,并且很难预测6个月之后的情况。(澎湃新闻)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