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国际原油市场剧烈震荡,布伦特油价在4月3日以来的两周内累计下跌超12%,并跌破65美元/桶关键支撑位。这一现象背后既反映了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对能源需求预期的冲击,也凸显出主要产油国政策调整与地缘博弈对供给端的扰动。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贸易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美国近期实施的"对等关税"政策加剧了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市场担忧保护主义升温将抑制工业生产和运输燃料消费。历史数据显示,类似幅度的油价暴跌(如12.5%)通常出现在经济衰退期,侧面印证当前需求端承压程度已接近危机水平。
面对疲软的需求前景,石油输出国组织及盟友(OPEC+)却选择在5月加速释放产能,这一反常决策或受地缘政治博弈驱动。该决定将使全球原油市场过剩量扩大至67万桶/天,显著高于此前预期水平,进一步削弱价格支撑力道。
高频监测数据显示,美国活跃石油钻机数量自3月起持续下滑,反映出页岩油生产商在油价低迷环境下被迫缩减投资规模。当布伦特均价跌向70美元/桶时,部分高成本产区的现金流压力将加速行业整合进程。
综合市场变化与政策扰动因素,分析机构已将2024年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期从年初水平下调至年度均价70美元/桶,分季度预测分别为67.5、72.5和65.0美元/桶。若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导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超预期,则可能引发每桶5美元的额外跌幅风险。
总结:当前国际油价走势正陷入多重矛盾交织的复杂局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与地缘政治博弈抑制需求端,主要产油国政策分歧加剧供给过剩压力,而高成本产区的边际产能则面临生存挑战。这种格局下,原油市场需等待全球经济政策环境改善或OPEC+进一步调整生产策略才能实现供需再平衡,短期内价格中枢持续承压态势料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