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全球航运业的复苏与低碳化需求激增,中国船舶制造企业正通过资本扩张和技术升级抢占先机。近期工商信息显示,中船(天津)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完成重大调整,注册资本跃升至47.85亿元,这一动作折射出行业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
中船(天津)船舶制造公司注册资本由5亿增至47.85亿元,增幅达857%,标志着其在高端船舶建造领域的战略投入显著提升。此次增资不仅体现了股东对船舶市场回暖的信心,更反映出企业应对全球绿色船舶需求激增的布局考量。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新船订单量同比增长19%,其中中国承接订单占比超过40%。
该公司经营范围覆盖船舶销售、港口服务、自动化系统开发等全链条业务,形成"设计建造运维"的完整生态。特别在海洋工程模块和关键配套系统领域,其技术储备将支撑未来深海资源开发需求。这种多元化布局与国际海事组织(IMO)2030碳减排目标高度契合,为船舶智能化改造提供了本地化解决方案。
作为中国重工旗下核心企业,其股东大连船舶重工集团的产业资源将通过资本纽带实现跨地域整合。天津港作为北方航运中心的战略地位,叠加滨海新区先进制造业政策支持,使该企业在大型LNG船、邮轮等高附加值船舶建造领域具备显著区位优势。这种区域协同发展模式预计将在2025年推动中国船舶出口额突破120亿美元。
公司重点发展的船舶自动化监控系统和海洋工程设计业务,正契合全球航运业向数字化、低碳化的转型趋势。当前甲醇燃料船舶订单量同比增长38%,电池动力渡轮项目在欧洲市场快速铺开,这些变化要求企业必须同步提升新能源船舶的研发生产能力。
中船(天津)船舶制造公司的资本与战略调整,既是响应全球船舶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造船企业迈向高端制造的关键一步。随着注册资本规模扩大至47.85亿元,其在绿色船舶研发、智能系统集成等领域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凸显。预计到2025年,在行业集中度提升和技术创新驱动下,该公司所在的产业集群将推动中国在全球船舶市场份额突破55%,持续引领造船业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华泰证券研报称,2024年造船行业景气度处于本轮周期开始(2021年)以来最高。分船型看,2024年集装箱船新接订单受红海改道影响大幅高增,油轮、集装箱紧接其后。从量上看,集装箱、散货船、油船、LNG船新接订单景气度分别处于历史分位的96%、68%、92%、96%(以DWT计)。华泰证券认为2025年在高运价及老化更新驱动下,油船有望接替箱船迎来新一轮增长。随着南北船重组按期推进,持续看好龙头企业订单业绩双重释放。
华泰证券研报称,2024年造船行业景气度处于本轮周期开始(2021年)以来最高。分船型看,2024年集装箱船新接订单受红海改道影响大幅高增,油轮、集装箱紧接其后。从量上看,集装箱、散货船、油船、LNG船新接订单景气度分别处于历史分位的96%、68%、92%、96%(以DWT计)。华泰证券认为2025年在高运价及老化更新驱动下,油船有望接替箱船迎来新一轮增长。随着南北船重组按期推进,持续看好龙头企业订单业绩双重释放。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